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甘林 1 ; 代玉立 2 ; 阮宏椿 2 ; 石妞妞 2 ; 杜宜新 2 ; 陈福如 2 ; 杨秀娟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玉米小斑病菌;病斑型;致病力分化;群体结构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147-151
摘要: 为了解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型及其群体结构,采用病斑长度测量法研究了2014—2015年采自福建省7个地区的247个菌株侵染不同细胞质玉米品种‘C103T’、‘C103C’、‘C103S’和‘C103’后叶片的病斑型。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均可引起4个玉米品种发病,其病斑长度平均值介于1.15~5.40 mm、1.06~4.70 mm、1.09~4.84 mm和1.15~5.21 mm之间。根据病斑长度将病斑分为Ⅰ和Ⅱ型,其菌株出现频率分别为80.26%和19.74%。依据各菌株依次在4个不同品种玉米上的病斑型,供试菌株群体被划分出15个致病型,其中致病型CHP15(病斑反应型Ⅰ-Ⅰ-Ⅰ-Ⅰ)为优势型,致病型CHP11(病斑反应型Ⅲ-Ⅰ-Ⅰ)为亚优势型,优势型和亚优势型分别占供试总菌株数的57.49%和9.72%。不同地区菌株之间的致病型组成及其出现频率存在多样性。此外,其中的235个O小种菌株也出现了14个致病型,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致病力的分化.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石妞妞,阮宏椿,杜宜新,廖蕾,陈福如,杨秀娟. 2018
[2]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杨静民,祁月月,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20
[3]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异菌脲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效.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7
[4]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廖蕾,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6
[5]福建省甜玉米小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和致病性分析. 代玉立,甘林,廖蕾,滕振勇,卢学松,杨秀娟. 2021
[6]福建省鲜食玉米小型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7
[7]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环唑、烯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 甘林,代玉立,滕振勇,阮宏椿,杜宜新,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16
[8]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 代玉立,甘林,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18
[9]福建玉米小斑病菌对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和硝苯菌酯的敏感性. 杜宜新,阮宏椿,石妞妞,甘林,杨秀娟,陈福如. 2017
[10]导致南方梨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致病力分化分析. 彭宇鸿,傅敏,胡红菊,黄新忠,洪霓,王国平. 2020
[11]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程本亮,刘波,车建美,朱育菁,林营志. 2010
[12]密度和施钾水平对闽甜10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聪敏,陈山虎,林建新,卢和顶,纪荣昌. 2005
[13]糯玉米新组合闽玉糯1号的高产群体结构及需氮特性. 陈山虎,黄华康,翁定河,卢和顶,童川拉,林建新,纪荣昌. 2003
[14]橄榄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谢倩,张诗艳,江来,丁明月,刘玲玲,吴如健,陈清西. 2023
[15]4个茶树品种自交后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杨军,王让剑,孔祥瑞,郑国华. 2016
[16]福建茶树种质资源群体结构及遗传差异. 杨军,张力岚,张雯婧,陈林海,郑国华,李毅晶,王让剑. 2023
[17]甜玉米‘闽甜208’的生育特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陈山虎. 2014
[18]基于EST-SSR的64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杨军,王让剑,孔祥瑞,郑国华,苏峰. 2018
[19]基因工程固氮菌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探. 张建福,戴景瑞. 1999
[20]植保无人机施药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田新湖,陈益生,肖灿荣,邱良妙.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香蕉枯萎病高效拮抗土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
作者:甘林;代玉立;刘晓菲;兰成忠;杨秀娟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抑菌活性;防治效果
-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鞘腐病抗病性及生防菌剂防病效果研究
作者:阮妙鸿;郑秀琴;甘林;黄伟群;代玉立;兰成忠;杨秀娟
关键词:鲜食玉米;鞘腐病;抗性测定;生态位;生防菌剂;生物防治
-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孙强;赵凤;陈洪凡;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阴长发;李湘民;兰波;杨迎青
关键词:芦笋茎枯病;天门冬拟茎点霉;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控
-
一株木糖氧化无色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邓云;苏妍;姚锦爱;田大刚;阮宏椿;肖翔;刘友
关键词:无色杆菌;拮抗菌;小麦赤霉病
-
芦笋茎枯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强;赵凤;兰波;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李湘民;陈洪凡;杨迎青
关键词:芦笋茎枯病;发病规律;侵染过程;致病机制
-
黄瓜枯萎病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和防效测定
作者:兰成忠;甘林;代玉立;刘晓菲;杨秀娟;蒋军喜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黄瓜;生物防治;贝莱斯芽胞杆菌
-
抗感玉米自交系对小斑病菌早期侵染反应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甘林;兰成忠;阮妙鸿;刘晓菲;黄伟群;代玉立;杨秀娟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转录组;基因表达;互作机制;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