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姜丽娜 1 ; 李金娜 1 ; 齐红志 1 ; 岳影 1 ; 张雅雯 1 ; 朱娅林 1 ; 李春喜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栽培模式;光热利用效率;物质转运;氮素平衡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1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寻黄淮麦区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2013—2014年在河南省新乡县高产区大田,以当地传统栽培模式(FM)和全生育期不施氮肥(CK)为对照,考虑播期、播种密度、灌水次数、肥料水平及施肥方式等栽培措施,集成T_1、T_2、T_33种栽培模式,分析了5种栽培模式下冬小麦干物质、氮素的积累和转运量,探讨了其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特征及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T_2模式下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最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转运率以及花后氮素转运率也均以T_2模式最高; T_3模式下小麦的氮素总积累量和花后氮素转运量最高,而花后氮素积累量则表现为FM、T_1模式显著高于CK、T_2、T_3模式; T_1模式的氮盈余和氮表观损失均高于其他模式。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干物质总积累量和花后氮素转运量与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氮素总积累量与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总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氮素转运率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从光热资源利用、产量和产投比来看,T_2模式为当前该地区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 相关文献
[1]不同小麦品种的灌浆生理特性对后期青枯影响的研究. 金先春,徐威生,张玲,秦峰,黄淑荣. 1994
[2]优化施氮对设施番茄土壤硝态氮残留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寇长林,骆晓声,巨晓棠. 2021
[3]三种集约化种植体系氮素平衡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寇长林,巨晓棠,张福锁. 2005
[4]砂质潮土冬小麦对氮肥的利用与氮素平衡. 寇长林,徐建生,王恒宇. 2003
[5]棉花套播最优栽培模式研究. 孙书安,信愉平,孟菊茹. 1993
[6]河南省西红花"二改一"栽培模式探索. 杨红旗,鲁丹丹,安素妨,梁慧珍,郝仰坤. 2021
[7]河南西红花-玉米轮作栽培模式探索. 杨红旗,李春明,安素妨,鲁丹丹,梁慧珍,郝仰坤. 2022
[8]夏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卫双玲,张体德,卫文星,焦宏廷,毛建平. 2001
[9]胡萝卜+洋葱栽培模式. 张新岭,李海,梅军辉. 2005
[10]不同栽培措施对豫东地区春播花生农艺性状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雷亚柯,张建航,展世杰,邓陈威,王伟杰,张俊,杨亚洲,马振威,贾朝阳. 2024
[11]腐植酸尿素对冬小麦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Sun Kegang,孙克刚,Li Yushun,李玉顺. 2015
[12]中后期不同灌水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和产量效应.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吕凤荣. 2012
[13]保水剂与N肥施用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C、全N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管秀娟,何方. 2009
[14]温度逆境对冬小麦的影响机理及调控研究进展. 郑飞,何钟佩. 2003
[15]营养型抗旱保水剂不同处理对冬小麦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任岩岩,武继承. 2009
[16]基于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研究. 郑国清,李国强,冯晓,胡峰,马中杰,赵巧丽. 2010
[17]保水剂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叶片水势及光合特征的作用机理. 杨永辉,吴普特,武继承,赵西宁,管秀娟,何方. 2010
[18]稻壳替代玉米芯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KANG Yuan-Chun,康源春,YUAN Rui-Qi. 2014
[19]花生油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KONG Wei-Wei,孔维威,KANG Yuan-Chun. 2014
[20]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李新美;齐红志;何家帅;杨康娜;魏跃鹏;郭航兆;孙磊康;李孝永;贾绪存;李玉霞;李荣发;王群
关键词:夏玉米;有机肥替代化肥;产量;氮肥利用率;N2O排放;经济效益
-
河南省联合体试验小麦品种综合性状分析与评价
作者:张会芳;燕照玲;刘海礁;段俊枝;陈海燕;郭燕;王楠;杨翠苹;齐红志
关键词:小麦;联合体试验;省统一试验;试验容量;品种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河南省
-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还田;追氮量;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
-
渍涝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朱世蝶;袁刘正;齐红志;王会强;王会涛;袁曼曼;吴浩;鲁进恒;柳家友
关键词:玉米;渍涝胁迫;生长发育;产量
-
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耐盐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段俊枝;杨翠苹;王楠;冯丽丽;燕照玲;齐红志;陈海燕;张会芳;卓文飞;齐学礼
关键词:植物;WRKY转录因子;耐盐;基因工程
-
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新育成小麦品种性状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会芳;齐红志;孙岩;冯晓;杨翠苹;卓文飞;燕照玲;齐学礼
关键词:黄淮冬麦区;小麦新品种;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
近20年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种质性状演变及其育种价值评价
作者:张会芳;张建红;刘海礁;孙岩;齐红志;王楠;段俊枝;郭燕;尹海燕
关键词: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种质;性状演变;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