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地点和播期对半糯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才林 1 ; 张亚东 1 ; 陈涛 1 ; 朱镇 1 ; 赵庆勇 1 ; 赵春芳 1 ; 姚姝 1 ; 周丽慧 1 ; 赵凌 1 ; 魏晓东 1 ; 路凯 1 ; 梁文化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关键词: 半糯粳稻;食味品质;地点;播期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373-3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新育成半糯粳稻的蒸煮食味品质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响应。【方法】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和南粳9108及其杂交育成的38个半糯粳稻品系为材料,通过两个地点两个播期的品系比较试验,分析了供试品系的淀粉理化指标、RVA谱特征值和食味品质。【结果】测定的12个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在品系间的差异均极显著。供试品系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均较好,10个品系的食味值超过南粳9108,6个品系超过南粳46,晚粳类型的食味值高于中粳类型。地点对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影响除了峰值黏度不显著以外,其余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平;影响较大的性状是食味值、回复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其次是外观品质、峰值时间和冷胶黏度,对峰值黏度、胶稠度和崩解值的影响较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峰值时间、崩解值、消减值、回复值、外观品质和食味值在地点与品种间的互作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南京种植相比,泗洪种植时直链淀粉含量普遍增加,胶稠度则普遍下降,RVA谱特征值除了崩解值多数下降以外,其余特征值多呈上升趋势。泗洪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值普遍比南京好,泗洪的食味值平均增加了7.8分。播期对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影响除了糊化温度、崩解值和消减值不显著以外,其余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平;影响最大的性状是胶稠度,其次是直链淀粉含量、回复值、食味值和峰值时间,崩解值的影响最小。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和食味值在播期与品种间的互作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推迟播种,直链淀粉含量升高,胶稠度下降,糊化温度变化不大,RVA谱特征值除了崩解值和消减值有升有降以外,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峰值时间和回复值普遍上升。外观品质和食味值普遍提高。【结论】地点和播期及其与品种的互作对半糯粳稻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都有显著影响。优质稻米的生产,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品种类型,并使其在最适气候与栽培条件下灌浆结实。

  • 相关文献

[1]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朱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赵凌,王才林. 2013

[2]播期和地点对南粳46稻米品质及RVA谱的影响(英文).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4

[3]播期和地点对南粳44稻米品质的影响. 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3

[4]播期与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英文). 赵庆勇,张亚东,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于新,王才林. 2015

[5]播期与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赵庆勇,张亚东,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于新,王才林. 2014

[6]播期和种植地点对南粳46稻米品质及RVA谱的影响.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3

[7]水稻Wxmp背景下SSIIa和SSIIIa等位变异及其互作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姚姝,张亚东,刘燕清,赵春芳,周丽慧,陈涛,赵庆勇,朱镇,Balakrishna Pillay,王才林. 2020

[8]半糯粳稻品种核心标记的筛选及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赵春芳,赵庆勇,吕远大,陈涛,姚姝,赵凌,周丽慧,梁文化,朱镇,王才林,张亚东. 2022

[9]姊妹系间杂交快速培育优良食味半糯粳稻新品种的育种效果. 王才林,张亚东,陈涛,朱镇,赵庆勇,姚姝,赵凌,赵春芳,周丽慧,魏晓东,路凯,梁文化. 2021

[10]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遗传与食味结构分析. 龚红兵,曾生元,李闯,左示敏,景德道,林添资,陈宗祥,张亚芳,钱华飞,余波,盛生兰,潘学彪. 2016

[11]糯玉米淀粉RVA特征谱与品尝评分相关性研究. 程玉静,陈国清,石明亮,陆虎华,郝德荣,冒宇翔,黄小兰,张振良,周广飞,赵浚宇,薛林. 2017

[12]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水稻食味品质育种. 刘凯,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 2016

[13]江苏粳稻食味品质育种研究进展与启示. 龚红兵,曾生元,李闯,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余波,盛生兰,左示敏,陈宗祥,张亚芳,潘学彪. 2014

[14]环境条件对江苏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龚红兵,曾生元,李闯,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余波,盛生兰,左示敏,陈宗祥,张亚芳,潘学彪. 2013

[15]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食味品质分析. 王建平,乔中英,敖雁,陈培峰,黄萌,朱勇良,谢裕林. 2012

[16]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水稻食味品质育种简. 刘凯,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 2016

[17]江苏和东北粳稻稻米理化特性及Wx和OsSSIIa基因序列分析. 赵春芳,岳红亮,田铮,顾明超,赵凌,赵庆勇,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梁文化,路凯,张亚东,王才林. 2020

[18]稻米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品质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路凯,赵庆勇,周丽慧,赵春芳,张亚东,王才林. 2020

[19]鲜食糯玉米食味品质性状相关分析及优质新品种筛选. 吴嘉点,薛林,胡加如,冒宇翔,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张振良,周广飞,黄小兰,郝德荣. 2019

[20]不同有机肥用量对芋头生长、食味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安,孙剑霞,常庆涛,谢吉先,吴薇.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