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耕作方式与施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建军 1 ; 王勇 1 ; 樊廷录 2 ; 郭天文 1 ; 赵刚 1 ; 党翼 1 ; 王磊 1 ; 李尚中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

关键词: 耕作方式;土壤水分动态;土壤肥力;产量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3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1001-10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陇东黄土旱塬已进行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免耕和传统耕作条件下5个施肥处理冬小麦收获期土壤水分、土壤容重(2011年)及土壤养分和产量(2005—2011年)变化,探讨了耕作方式和施肥对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农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土壤肥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免耕条件下0~20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容重及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相同耕作条件下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不同耕作方式及施肥处理下速效钾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传统翻耕处理的产量高于免耕,相同耕作条件下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产量最高,不施肥对照产量最低.不同耕作方式和施肥处理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肥力效应以免耕优于传统翻耕,产量以传统翻耕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最好.

  • 相关文献

[1]陇东黄土旱塬不同耕作方式及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建军,王勇,唐小明,樊廷录,李尚中,党翼,王磊. 2010

[2]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雨养农田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 张建军,樊廷录,赵刚,党翼,王磊,王勇,李尚中,程万莉. 2018

[3]耕作方式和施氮量对旱地冬小麦开花后干物质转运特征、糖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张文涛,白玉龙,周刚,汪恒兴,杨长刚. 2018

[4]夏休闲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李尚中,樊廷录,王勇,党翼,王磊,唐小明,赵刚,张建军. 2011

[5]甘肃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及贮水效率分析. 朱润身,高世铭,祁国元. 1990

[6]优化施肥和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及N素利用的影响. 刘晋宏,孙建好,陈英,张绪成,刘晓伟,王朝辉. 2015

[7]PAL肥料调理剂对黄土旱塬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建军. 2010

[8]不同施肥处理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建军,樊廷录,郭天文,王勇,赵刚,党翼,王磊,唐小明,李尚中. 2012

[9]耕作方式对甘肃引黄灌区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霍琳,杨思存,王成宝,姜万礼,温美娟. 2019

[10]耕作方式和氮肥水平对旱地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张礼军,张耀辉,鲁清林,白玉龙,周刚,汪恒兴,张文涛,白斌,周洁,何春雨. 2017

[11]基于SIRMOD模型的不同耕作栽培方式的水分利用效率评价. 邓斌,马忠明,雒淑珍,王平,王德权. 2008

[12]不同耕作和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杨如萍,郭贤仕,吕军峰,侯慧芝,郭天文. 2010

[13]耕作方式对灌区春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马忠明,陈娟. 2023

[14]基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张兴嘉,蔡立群,董博. 2012

[15]浅山旱地桃园生草对土壤肥力和桃果品质的影响. 王晨冰,赵秀梅,牛茹萱,王发林. 2021

[16]休耕和种植作物对黑麻土壤肥力的影响. 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董博,曾骏. 2021

[17]兰州百合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与肥力状况评价. 李瑞琴,白滨,于安芬,徐瑞,郭斌. 2019

[18]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一. 2003

[19]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杨建军,康恩祥,陈年来. 2012

[20]残膜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张丹,刘宏斌,马忠明,唐文雪,魏焘,杨虎德,李俊改,王洪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