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温度下雌激素对施氏鲟早期性腺发育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颖 1 ; 孙大江 2 ; 曲秋芝 2 ; 刘海金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施氏鲟;温度;17β-E2;性别分化;性别比率;性激素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5-9369

年卷期: 2011 年 42 卷 12 期

页码: 118-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不同养殖温度下注射外源雌激素后对孵化后90日龄的施氏鲟性未分化的仔鱼进行培育,研究早期性腺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变化,以了解温度和外源雌激素对施氏鲟幼鱼性分化和性别比率的影响,探讨施氏鲟的早期性别控制方法和机制。在不同试验温度下,注射外源雌激素-17β-estradiol(E2)30 d后,使施氏鲟幼鱼的卵巢分化提前,但未能改变施氏鲟雌雄1∶1的性别比率。注射24 h后各温度组血浆T含量下降到0 ng.mL-1,显著低于对照组0.46 ng.mL-1的水平(P<0.05)。注射30 d后,血浆T含量有所回升,但以高温组21、24和27℃组的血浆T含量开始回升,27℃组回升幅度最大,与处理前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注射后24 h,各温度组血浆E2含量显著升高(P<0.05),7 d后开始缓慢降低,15 d后降到最低值后开始回升,30 d时血浆E2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注射后血清T含量一样,以温度高组回升快,最快组为21℃组。结果表明,注射17β-E2不能改变施氏鲟的性别比率,但对施氏鲟血浆T和E2含量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 相关文献

[1]施氏鲟胚胎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性激素含量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 席庆凯,张颖,刘晓勇,潘鹏,孙大江. 2015

[2]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3]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戈贤平,夏德全,俞菊华. 2002

[4]温度对杂合克隆牙鲆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影响. 唐晓阳,姜宏波,刘海金,孙朝徽,张晓彦,王桂兴,司飞. 2015

[5]温度对红鳍东方鲀早期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 刘永新,周勤,张红涛,姜长波,张福崇. 2014

[6]温度对金红色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孵化、仔鱼活力和性别分化的影响. 马本贺,王海华,马爱军,黄智慧,李燕华,王梦杰,孙志宾. 2022

[7]温度对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的影响. 王念民,孙大江,曲秋芝,张颖,马国军. 2007

[8]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刘晓勇,孙大江,曲秋芝. 2012

[9]温度对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 宋聃,张颖,吴文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7

[10]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白海文,张颖,李雪,孙大江. 2012

[11]水温对施氏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麦丽开,刘晓勇,潘鹏,孙大江. 2014

[12]电麻醉与化学麻醉对施氏鲟幼鱼麻醉效果的比较. 徐滨,庄平,章龙珍,冯广朋,石小涛,陈丽慧. 2008

[13]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朱芷莹,马冬梅,樊佳佳,朱华平. 2019

[14]多氯联苯(PCBs)胁迫下鲫鱼肝脏EROD酶活性与血清性激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吴伟,瞿建宏,陈家长,胡庚东. 2006

[15]中草药在促进黄鳝性腺发育中的应用前景. 赵庆凯,邴旭文,丁炜东. 2014

[16]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24种性激素. 李向军,于慧娟,冯兵,沈康俊,李冰. 2012

[17]养殖雌达氏鳇的生长、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发育. 张颖,曲秋芝,席庆凯,孙大江,王斌,夏永涛,刘晓勇,李晨宇. 2014

[18]施氏鲟和小体鲟卵黄蛋白的组成. 齐茜,张颖,孙大江. 2008

[19]人工养殖施氏鲟性别鉴定和卵巢不同发育期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与判别分析. 章龙珍,张涛,庄平,赵峰,冯广朋,宋超. 2012

[20]半滑舌鳎富含亮氨酸的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LGR8)的分子克隆和表达分析. 吴娅红,陈松林,刘肖峰,董忠典,张宁,于洋,修旺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