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油菜产油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继献 1 ; 杜才富 1 ; 任廷波 1 ; 程国平 1 ; 王仙萍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栽培因素;产油量;影响;保优栽培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3 年 34 期

页码: 13174-13177+13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施硼量6个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油菜产油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的试验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油量与播期呈负相关、与密度多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与氮肥施用量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与磷、钾肥呈直线相关关系,与硼肥施用量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关于磷、钾、硼肥对油菜产油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高油份品种(≥44.00%)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平均为185.18 kg/hm2,产油量平均为1 442.60 kg/hm2。含油率较低品种(<42.00%)获得最高产油量时的施氮量平均为286.28 kg/hm2,产油量平均为1 350.57 kg/hm2,高含油率品种产油量比含油率较低品种的产油量平均高6.81%;当施纯氮185.18 kg/hm2时,含油率较低品种的产油量平均为1 247.84 kg/hm2,高含油率品种产油量比含油率较低品种的产油量平均高15.61%。油菜品种含油量与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间呈极显著负相关(-0.980 0**)。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高油份品种高产保优栽培措中氮、磷、钾、硼肥施用量分别为187.5~195、105~120、135~150、22.5 kg/hm2。密度和播期根据各地栽培习惯而定,贵州油菜移栽播期9月10~16日,密度6~10.5万株/hm2。[结论]明确了播期、密度、施氮量对甘蓝型油菜产油量的影响,提出高油份品种高产保优栽培措施。

  • 相关文献

[1]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油菜产油量的影响(英文). 赵继献,杜才富,任廷波,程国平,王仙萍. 2014

[2]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杂交油菜油品质及稳定性的影响(英文). 赵继献,杜才富,任廷波,程国平,王仙萍. 2014

[3]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徐春,胡权,杜才富,侯艳,赵继献. 2021

[4]栽培因素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质组合性状的影响.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3

[5]栽培因素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2

[6]栽培因素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质性状的影响(英文).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3

[7]不同施氮量及不同施肥时期对油研九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长艳,赵继献,任廷波,郑治洪. 2005

[8]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9号保优栽培技术研究. 赵继献,任廷波,郑治洪. 2004

[9]湄潭县黔黄油21号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示范效果分析. 向明,张军,张文秀,杨宇,魏忠芬. 2009

[10]强优势油菜品种农华油101在国家区试中的产量及含油率表现. 侯国佐,侯燕,何惠萍,侯剑,林勇,杨百建. 2010

[11]氮肥不同时期施用量对优质杂交油菜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1

[12]栽培因素对油菜茎、分枝产量形成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王华. 2000

[13]油研7号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赵继献. 2002

[14]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研究. 高志宏,王仙萍,赵继献,任廷波. 2013

[15]不同栽培因素对油菜群体干物重等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王华. 1999

[16]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秦信蓉,高志宏. 2007

[17]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肖华贵,饶勇,杨焕文,杨斌,李超. 2013

[18]不同整枝方式对裸仁南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赵夏云,李桂莲,杨静,王天文,林宏. 2016

[19]不同施肥量对中华猕猴桃单果质量及叶片直径的影响. 韩陈敏,韩亚林. 2013

[2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贵州水果产业的影响. 葛菁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