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磷的吸收、积累和分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党红凯 1 ; 李瑞奇 2 ; 李雁鸣 2 ; 张馨文 2 ; 孙亚辉 2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关键词: 超高产栽培;冬小麦;磷;吸收;积累;分配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2 年 03 期

页码: 531-5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超高产栽培条件下(≥9000 kg/hm2)冬小麦的磷素营养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研究依据,于2004~2006年冬小麦生长期间,通过田间取样,分器官测定磷素含量,研究了超高产冬小麦对磷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在产量水平为9000 kg/hm2左右的条件下,不同品种各器官中的含磷量及全生育期中磷的总积累量存在一定差异,但一般不显著,显示出不同品种磷素营养特点的共性特征。地上部不同器官的含磷量(P2O5,下同)为0.25%~2.32%(干重)。不同生育时期含磷量最高的器官随生育进程逐渐更替,生育早期为叶鞘,中期为茎秆和穗,后期为籽粒。不同品种小麦各器官对磷的积累量,生育前期一般以叶片中最高,生育后期以籽粒中最高。小麦吸收的磷在孕穗期前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多数品种在50%以上。成熟期磷在籽粒中的分配率最高,各品种均达到60%以上。在本研究的超高产栽培条件和产量水平下,冬小麦全生育期地上部器官中磷的最高积累量为110.8~151.4 kg/hm2,每生产100 kg籽粒吸收磷素1.25~1.66 kg。各品种对磷吸收量最高的阶段,一般都在起身到开花期之间,其次是在冬前的苗期。这表明,冬前和起身到开花期是冬小麦吸收磷的关键时期。根据上述磷的吸收积累特点,在确定施肥方案时,磷肥应以底肥为主,以促进小麦生长和对磷的吸收。

  • 相关文献

[1]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孙亚辉,张馨文,刘梦星. 2013

[2]冬小麦、夏玉米品种搭配及氮磷钾统筹施肥技术研究. 杨利华,马瑞崑,张丽华,姚艳荣,张全国,贾秀领. 2006

[3]水分、磷肥耦合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中氮磷养分的影响. 刘文菊,李美茹,赵全利,李科江,张西科,刘微. 2006

[4]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安全标准及减控策略. 范荣辉,李岩,杨辰海. 2008

[5]设施菜田土壤磷、钾养分积累状况与特点. 周晓芬,杨军芳,冯伟,杜金钟,王素英. 2008

[6]连续施用鸡猪废弃物堆肥对土壤和小麦铜锌积累的影响. 茹淑华,吕东影,徐万强,刘晓,侯利敏,孙世友,张国印,王凌. 2018

[7]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不同抗性玉米自交系叶片内的积累研究. 张爱红,苗洪芹,朱宝成,路银贵,陈丹,邸垫平. 2007

[8]河北香菊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刘灵娣,高雪飞,谢晓亮,温春秀,田伟,刘铭,马铭泽,李存东. 2013

[9]高粱茎秆糖分的积累变化及遗传研究. 籍贵苏,杜瑞恒,李素英,吕芃,侯升林,李志远. 2009

[10]钝化剂种类和添加比例对土壤镉钝化效果和小白菜吸收镉的影响. 茹淑华,侯利敏,赵欧亚,孙世友,张国印,王凌,刘蕾. 2020

[11]25个菠菜品种吸收累积镉的差异特征. 赵欧亚,王雪晴,刘蕾,肖广敏,孙世友,侯利敏,王策,王凌,茹淑华. 2024

[12]不同积累镉能力的白菜吸收累积镉特征研究. 茹淑华,张国印,耿暖,孙世友,王凌. 2011

[13]菠菜吸收累积重金属铜、锌、铅和镉的特征及调控措施研究. 茹淑华,张国印,王凌,耿暖,孙世友. 2012

[14]土壤重金属污染度与黄芪药材重金属含量关系的研究. 田伟,谢晓亮,温春秀,周巧梅,刘铭. 2008

[15]不同白菜品种吸收累积重金属镉的差异研究. 茹淑华,张国印,孙世友,王凌,耿暖. 2013

[16]河北省白菜主要栽培品种吸收累积重金属镉的特征和质量安全性研究. 茹淑华,张国印,苏德纯,孙世友,王凌,耿暖. 2010

[17]冀中南棉区土壤钠的形态与棉花吸收的关系. 张彦才,周晓芬,李巧云,刘全清. 2004

[18]连续2年施用鸡粪有机肥对土壤和小麦锌积累的影响. 茹淑华,苏德纯,张国印,耿暖,孙世友,王凌. 2015

[19]锰锌的土壤吸附和小麦夏玉米对锰锌的吸收规律研究. 张国印,赵同科,孙祖琰. 1998

[20]黄芩对土壤中重金属吸收规律的研究. 田伟,谢晓亮,温春秀,刘铭,周巧梅.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