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乍得油区环保钻井液的水生生态毒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聪 1 ; 陈聚法 1 ; 赵俊 1 ; 马绍赛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乍得油区;斑马鱼;泥鳅;钻井液;生态毒性;毒性单位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128-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国际标准组织(ISO)规定的淡水污染指示生物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乍得湖区优势种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实验对象,采用96h急性毒性试验,以96h半致死效应浓度(96hLC50)和毒性单位(TUa)为指标,对乍得油区石油勘探开发所用钻井液进行水生环境生态毒性评价及分级。实验结果表明,1号钻井液样品对斑马鱼和泥鳅基本无毒害作用,2号钻井液对斑马鱼和泥鳅均具有低水平毒性效应。2号钻井液对斑马鱼和泥鳅的96hLC50分别为42362mg/L、50861mg/L,TUa分别为2.36、1.97。对比发现,由于2号钻井液比1号钻井液多了一种添加剂——低荧光白沥青(JHBA-2),生态毒性即由无毒激变为低毒性,因此该添加剂具有明显的环境生物毒性,可在今后的研究开发中弃用或寻求低毒及无毒替代品。

  • 相关文献

[1]广东鲂幼鱼对铜、镉胁迫的氧化应激响应及其指示意义. 曾艳艺,赖子尼,杨婉玲,高原,王超,刘乾甫,张威振,赵李娜. 2014

[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鱼类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穆希岩,罗建波,黄瑛,雷云雷,冯庚菲,李绪兴,沈公铭,邱静,李应仁. 2015

[3]斑马鱼卵母细胞特异组蛋白H2A变体H2aflo的分子特征和表达图式研究. 岳华梅. 2012

[4]泥鳅溃疡病及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研究. 张晓君,邴旭文,姚东瑞,朱明,秦国民. 2010

[5]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对泥鳅营养品质的影响. 蔡丽君,郭全友,马东林,王海华,杨絮,马本贺,黄海潮,郑尧. 2022

[6]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线粒体ND-5/6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郑鹏飞,张桂蓉,魏开建,邹桂伟,王卫民. 2011

[7]自然四倍体泥鳅雄核发育二倍体染色体组构成研究. 陈琦,孙雨晴,郑欣宜,山谷,李雅娟,曹小娟,朱新平,周贺. 2021

[8]泥鳅低温无水保活技术研究. 聂小宝,刘淇,张长峰,庞杰. 2013

[9]我国7个泥鳅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刘洁,高风英,卢迈新,陈刚,曹建萌,刘志刚,王淼. 2019

[10]同域分布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群体的遗传结构. 周玲玲,张桂蓉,魏开建,邹桂伟,王卫民,梁宏伟,冉玮. 2011

[11]三氯杀螨醇对泥鳅血清GST和AChE活力的影响. 李娟,陈洁文,甘居利,柯常亮. 2011

[12]温度对泥鳅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研究. 苏应兵,廖咏玲,杨代勤,谢耀. 2011

[13]泥鳅池塘主养试验. 何杰. 2005

[14]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病原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表型与分子鉴定. 邴旭文,阎斌伦,张晓君,秦蕾,毕可然. 2009

[15]泥鳅溃疡病的病原菌分离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杨鸢劼,陈辉,金日奉,段金荣. 2004

[16]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病原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分子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姚东瑞,邴旭文,朱明,毕可然,陈丽,张晓君. 2010

[17]不同条件延缓未受精卵激活对鱼类细胞电融合的影响. 吴滟,傅洪拓,龚永生,何新龙,熊贻伟. 2006

[18]泥鳅人工繁殖技术. 曲维良,王守勋,薛祥凯. 2001

[19]泥鳅秋季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何杰,郭桐,刘汉勤. 2005

[20]泥鳅源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陈凯,梁利国,谢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