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池洪树 1 ; 刘晓东 2 ; 郑在予 2 ; 龚晖 2 ; 柯巧珍 2 ; 林能锋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刺激隐核虫;幼虫;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白点病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469-4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获得刺激隐核虫幼虫膜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分析单抗特性,提取刺激隐核虫幼虫膜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O细胞融合,以间接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通过ELISA方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的亚类及效价;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单抗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并以串联质谱方法对所识别条带进行鉴定;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单抗的抗原结合位点和特异性。结果得到3株能稳定分泌刺激隐核虫幼虫膜蛋白抗体的细胞株(5D11AG5、5H9BG3、6E11CE7)。这3株细胞株产生的抗体亚型均为IgM,ELISA效价分别为1∶3200、1∶25600、1∶51200。单抗5D11AG5和单抗5H9BG3株能够识别~35kDa的刺激隐核虫幼虫膜蛋白线性抗原表位,单抗5D11AG5所识别的蛋白与数据库中刺激隐核虫表面抗原蛋白、嗜热四膜虫微管蛋白(tubulin)的肽段具有较高覆盖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单抗5D11AG5和单抗5H9DG3识别部位主要在虫体表面近胞口的前端,而单抗6E11CE7识别虫体表面外膜。刺激隐核虫幼虫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刺激隐核虫功能性蛋白的筛选、纯化和功能分析提供了条件。
- 相关文献
[1]3株刺激隐核虫的ITS-1序列与部分HSP70序列分析. 池洪树,刘晓东,柯翎,龚晖. 2013
[2]刺激隐核虫幼虫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Chi Hongshu,池洪树,Liu Xiaodong,刘晓东. 2015
[3]刺激隐核虫抑动抗原生物学信息及抗原特性分析. 柯翎,池洪树,龚晖. 2014
[4]刺激隐核虫与多子小瓜虫免疫学特性比较研究综述. 柯翎,龚晖,杨金先,刘晓东. 2010
[5]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识别. 陈艺欣,田厚军,魏辉,占志雄,黄玉清. 2011
[6]满江红鱼腥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刘中柱,程由铨,唐龙飞,郑琦,宋铁英,陈明昂,李怡英,林天龙. 1989
[7]高致病性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间接免疫荧光鉴别方法的建立. 陈仕龙,黄梅清,林天龙,江斌,庄向生,陈少莺. 2009
[8]植物病原原核微生物快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徐平东,柯冲. 1991
[9]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和应用. 程由铨,李怡英,吴平,林天龙,庄向生,黄宁. 1992
[10]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 种藏文,程由铨,王长方,卢同,李怡英,吴平,朱哲大. 1990
[1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分析. 陈仕龙,林天龙,陈少莺,庄向生,王隆柏,魏宏,周伦江,车勇良,黄梅清. 2008
[12]检测水禽源细小病毒的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程龙飞,张长弓,傅秋玲,何琼,贾志娟,陈慧敏,傅光华,万春和,林群群,刘荣昌,黄瑜. 2017
[13]禽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分析. 施少华,程龙飞,傅光华,陈珍,傅秋玲,刘荣昌,万春和,陈红梅,黄瑜. 2018
[14]T2毒素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的制备. 方勤美,刘建龙,陈永聪,柯翎,郑在予,陈秀霞,龚晖. 2020
[15]欧洲鳗黏膜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 杨金先,陈强,林娟娟,朱春华,刘晓东,林天龙. 2008
[16]小鹅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朱小丽,陈少莺,程晓霞,林锋强,陈仕龙,王劭,黄梅清,李兆龙. 2011
[17]赤点石斑鱼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 陈红燕,许斌福,林能锋,刘晓东,陈强,林天龙. 2011
[18]猪圆环病毒Ⅱ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车勇良,周伦江,王隆柏,魏宏,陈少莺,陈如敬,庄向生. 2010
[19]抗鸭副粘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鉴定. 程晓霞,朱小丽,陈少莺,王劭,陈仕龙. 2011
[20]杀鲑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 林娟娟,陈强,刘荭,杨金先.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变形假单胞菌免疫刺激复合物对大黄鱼口服免疫效果的评价
作者:许斌福;陈秀霞;池洪树;李素一;郑在予;徐梦婷;江秋欢;郑炜强;林能锋
关键词:变形假单胞菌;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口服;大黄鱼;免疫效果
-
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的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素一;池洪树;陈斌;张晓佩;许斌福
关键词:迟缓爱德华氏菌;血清型;16S rRNA;hsp60;系统进化树
-
大黄鱼虹彩病毒分型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杨西西;陈秀霞;郑在予;江秋欢;潘滢;池洪树
关键词:大黄鱼虹彩病毒;PCR方法;亚型
-
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不同毒株的细胞培养及主要衣壳蛋白基因比较
作者:杨西西;池洪树;郑在予;刘晓东;罗潘潘;许斌福;陈秀霞;龚晖
关键词: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细胞培养;主要衣壳蛋白
-
三七总皂苷对大黄鱼抗变形假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秀霞;池洪树;许斌福;谢岸桦;徐梦婷;张丽娟;罗土炎;龚晖
关键词:大黄鱼;三七总皂苷;变形假单胞菌;免疫相关因子
-
大黄鱼虹彩病毒胞内增殖以及2个功能蛋白的细胞定位
作者:杨西西;池洪树;郑在予;刘晓东
关键词:大黄鱼;虹彩病毒;增殖;定位
-
5种海水养殖石首鱼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比较
作者:林能锋;龚晖;许斌福;潘滢;曾红
关键词:石首鱼;肠道;菌群结构;16S r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