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氮量对甘薯块根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艳锋 1 ; 李洪民 2 ; 张爱君 2 ; 史新敏 2 ; 唐忠厚 2 ; 魏猛 2 ; 靳容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氮素;甘薯;产量;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5 年 28 卷 05 期

页码: 2158-21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研究氮肥用量对甘薯块根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以探明徐淮地区甘薯的氮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施氮45~90 kg/hm2时,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甘薯各部位的氮素吸收量和产量,而对氮素表观利用率和氮素产块根效率无显著影响;当超过135 kg/hm2时,氮素利用率和产量降低。根据甘薯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得出的一元二次关系式:y=-0.006x2+0.0943x+28.879,R2=0.7793,可以得出产量最大时的甘薯施氮量是78.58 kg/hm2。因此,建议徐淮地区甘薯适宜的施氮量为78.58 kg/hm2。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薯产量及土壤肥力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兰孟焦,张辉,肖满秋,潘皓,侯隆英,张永春,吴问胜. 2023

[2]玉米氮素敏感性差异自交系的表达谱分析. 葛敏,吕远大,张体付,周玲,林峰,赵涵. 2016

[3]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陈志龙,陈杰,许建平,张永春. 2013

[4]猪粪沼液施用对稻、麦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黄红英,曹金留,常志州,曹云. 2013

[5]不同肥源有机肥对白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海候,沈明星,吴进兴,常志州,陆长婴,陈凤生,施林林,宋浩. 2012

[6]高效尿素提高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研究. 蒋永忠,刘海琴,张永春,袁先进,梁明华,顾根茂,汤坤民. 1999

[7]不同种植模式棉花产量、种植效益与氮素利用率比较分析. 杨长琴,张国伟,王晓婧,刘瑞显,倪万潮. 2021

[8]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对春播鲜食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姚霄宇,邱纹,陆虎华,郭剑,陆大雷. 2023

[9]熟化垫料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多花黑麦草轮作生产力、土壤肥力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张文洁,许能祥,丁成龙,李青丰. 2024

[10]氮素用量对结球甘蓝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秦文斌,戴忠良,潘跃平. 2009

[11]不同氮效率粳稻生育后期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金磊,李霞,魏晓东,刘小龙,王才林,仲维功. 2013

[12]施氮量对科棉3号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效应. 张培通,徐立华,杨长琴,杨德银. 2008

[13]不同施肥方式对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诸葛玉平,唐忠厚,陈晓光,娄燕宏. 2017

[14]长期不施钾肥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朱红,孙健,徐飞,史新敏. 2010

[15]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PVD)对甘薯产量的影晌. 赵永强,张成玲,孙厚俊,徐振,陈晓宇,谢逸萍. 2012

[16]钾肥不同施用期对食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后猛,张允刚,刘亚菊,王欣,唐维,闫会,马代夫,李强. 2014

[17]不同肥料和生物菌剂对重茬甘薯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马洪波,杨苏,李传哲,张永春. 2019

[18]持续土壤干旱对甘薯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张静,刘伟泉,夏厚强,高阳,唐忠厚,张江芸,李宗芸,刘敬然. 2019

[19]330g/L二甲戊灵乳油等药剂防除甘薯田杂草效果及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孙厚俊,张成玲,杨冬静,谢逸萍,马居奎. 2020

[20]定远县甘薯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刘明,杨晓琴,李铁鑫,曹流俭,赵鹏,张立平.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