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4种典型土壤冬小麦生育前期氨挥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水清 1 ; 张博 1 ; 岳克 1 ; 孙贇 2 ; 张秀玲 2 ; 林杉 2 ; 黄绍敏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氨挥发;生物质炭;化肥;华北平原

期刊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1005-4944

年卷期: 2021 年 38 卷 001 期

页码: 127-134

摘要: 为了探明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土壤氨挥发的影响,以该区域4种典型土壤(水稻土、砂姜黑土、褐土、潮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微区试验,设置了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生物质炭(BC)、化肥配施生物质炭(BC+NPK)4个处理,于冬小麦生育前期观测土壤氨挥发损失,分析土壤矿质氮含量、土壤pH和温度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土壤单施化肥处理氨挥发累积损失分别为2.70、3.14、2.90、4.00 kg N·hm-2,占施氮量的比例(氨挥发损失率)为3.3%、3.8%、3.5%、4.9%.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生物质炭可以降低砂姜黑土(15.3%)和潮土(14.8%)的氨挥发损失,但增加了水稻土(3.0%)和褐土(6.9%)氨挥发.添加生物质炭显著提升土壤pH值和土壤温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是决定生物质炭对土壤氨挥发增减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在华北平原砂姜黑土和潮土施用生物质炭可以有效降低小麦生育前期土壤氨挥发.

  • 相关文献

[1]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4种典型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张秀玲,孙贇,张水清,岳克,曹红亮,林杉. 2019

[2]华北平原小麦生长季氮肥减施依据与基准简析.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许纪东,何宁. 2019

[3]华北平原主要作物轮作模式下牛养殖适宜承载量分析. 聂胜委,张巧萍,王二耀,张玉亭,何宁. 2019

[4]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改良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孙贇,Muhammad Shaaban,何志龙,张水清,林杉. 2017

[5]不同生物质炭对酸化茶园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孙贇,何志龙,林杉,张水清,柳维扬. 2017

[6]生物质炭和微生物菌肥对酸化黄褐土农田土壤改良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吕金岭,李太魁,寇长林. 2021

[7]生物质炭对植烟土壤改良及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袁新凯,杜君,年夫照,张庆珠. 2017

[8]生物质炭对豫西烤烟生长、SPAD值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毛家伟,张翔,叶红朝,李国平,王闷灵,江凯,孙洪魁,孔德辉. 2014

[9]玉米与不同植物间作对田间氨挥发的影响. 聂胜委,陈源泉,隋鹏,高旺盛,黄坚雄,李媛媛,熊杰,史学朋,吴雪梅,孙自广. 2011

[10]减氮条件下砂壤质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特征及排放系数. 吕金岭,王小非,骆晓声,梁少民,寇长林. 2021

[11]不同灌溉水量对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损失及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吴林亿,王丽丽,杜君,魏义长,王肃,龚玲玄,万博,周其文. 2023

[12]添加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堆肥过程氮素转化与氨挥发的影响. 李太魁,王小非,郭战玲,张香凝,寇长林,王彦江. 2021

[13]玉米基肥期农田土壤氨挥发量与近地表氨浓度相关性研究. 吕金岭,尤克,何斌,刘霜,梁少民,郭战玲. 2024

[14]长期施肥对黄淮海平原小麦氮素吸收及氨挥发的影响. 张水清,张博,岳克,林杉,郭斗斗,郭腾飞,黄绍敏. 2022

[15]生物炭对潮土氨挥发及小麦氮素吸收的影响. 张水清,张博,岳克,林杉,黄绍敏. 2023

[16]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体NO_3~- N累积的长期定位试验. 孙克刚,李锦辉,姚健,王英,吕爱英. 1999

[17]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三大土类中钾素平衡的研究. 孙克刚,李锦辉,李贵宝,张桂兰,朱洪勋. 1999

[18]施用绿肥条件下减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持水供水能力的影响. 刘小粉,刘春增,潘兹亮,杜天晨. 2017

[19]种植紫云英不还田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春增,刘小粉,王守刚,李本银,吕玉虎,潘兹亮,曹卫东. 2014

[20]牛粪秸秆堆肥替代20%全量化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潘秀燕,张玉亭,郑念,许纪东.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