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文忠 1 ; 王慧慧 1 ; 芦明 1 ; 连培红 1 ; 申海斌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分蘖;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8 年 46 卷 30 期

页码: 35-37+44

摘要: [目的]明确玉米生产中是否需要去除分蘖。[方法]选取3个具有不同分蘖率的自选玉米品系为研究对象,对有无分蘖处理的玉米相关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3个品系中有分蘖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穗位高比无分蘖处理低,降幅分别为-2.7%~-0.2%和-9.3%~-0.8%;总叶面积均显著提高;产量性状中,有分蘖处理的鲜重、干穗重、干籽重、行粒数、百粒重比无分蘖处理有不同程度增加,但有无分蘖处理的植株果穗在鲜重、干穗重、干籽重上差异不显著;有分蘖处理的植株果穗秃尖长均下降,各性状中分蘖对秃尖长的影响最大,平均降幅为-27.63%。分蘖使各产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3个性状中,行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分蘖对玉米植株的农艺性状有利,对品系的籽粒产量有一定贡献,生产中不需要去除分蘖。

  • 相关文献

[1]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晶,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2013

[2]分蘖对春播玉米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张中东,翟广谦,郭正宇,宫帅,陈永欣. 2015

[3]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4]不同套种模式甘薯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张敬忠. 2018

[5]盐碱地对玉米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刘洁,阎世江. 2020

[6]山西省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力,庞云霞,智建奇,梁艺,樊丽生,安伟,侯磊. 2018

[7]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8]纳米钾、配肥宝和生长素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耀东,刘建霞,温日宇,郑联寿,樊丽生,姜庆国. 2010

[9]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穆婷婷. 2014

[10]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11]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武旭,车星星,许晶,李素玲. 2016

[12]玉米不同品种、播期、收获期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分析.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敏,王爱平,王召菊. 2014

[13]27个玉米杂交种比较试验. 李志华,王玉文,李会霞,田岗. 2012

[14]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15]山西省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力,庞云霞,智建奇,梁艺,樊丽生,安伟,侯磊. 2018

[16]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力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邓妍,王创云,郭虹霞,张丽光,赵丽,王陆军,牛学谦,王美霞. 2017

[17]冬小麦主茎及分蘖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 张晶,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2010

[18]不同收获期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19]耐密玉米杂交种丰产性及相关性状研究. 高晓英,王长彪,路贵和. 2019

[20]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郗小倩.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