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单双交种主要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文忠 1 ; 芦明 1 ; 王慧慧 1 ; 连培红 1 ; 申海斌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双交种;杂种优势;性状分离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27 期

页码: 45-48+106

摘要: [目的]研究双交种的基本特性及双亲之间的规律。[方法]将单交种潞玉13和先玉335组配成双交种,研究全生育期双交种的生物学特性特征。[结果]双交种苗期长势基本整齐,叶片颜色与单交种父本存在一定相关性;成株期株型特征与单交种母本较接近,株高和穗位具有明显偏母本倾向,植株整齐度较差,雄穗分枝、花丝颜色、花药颜色等性状发生分离;果穗不均匀,穗行数、行粒数、轴色等性状分离明显;出籽率和千粒重介于2个单交种之间,产量较单交种有一定优势。[结论]该研究可为优良玉米双交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从山西省玉米发展状况浅“议超级玉米”. 赵克明. 2006

[2]从山西省玉米发展状况浅识“超级玉米”. 赵克明. 2006

[3]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评估. 凌亮,许晶,刘虹,李素玲,车星星. 2014

[4]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魏宏斌,邓利爱,郭锐,戴国富,卜鸿吉. 2014

[5]高粱杂种优势退化原因及解决方法. 李燕,顾蓉. 2017

[6]小麦不同千粒重亲本的杂种优势分析. 张伟,逯腊虎,袁凯,张婷,史晓芳,杨斌,侯东红. 2018

[7]干旱胁迫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比较. 董春林,张正,蒋丹,杨睿,李巍. 2019

[8]大白菜杂种优势预测研究. 闫世江,赵俊. 2007

[9]谷子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会霞,王玉文,王高鸿,田岗,史琴香. 2002

[10]9个抗虫棉品系的杂种优势及其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张安红,王志安,肖娟丽,罗晓丽. 2015

[11]冬小麦主要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武计平,许钢垣,仇松英,逯腊虎,孟兆平,韩新萍. 2001

[12]基于多组学解析作物杂种优势机制及其利用展望. 史关燕,赵雄伟,韩渊怀. 2020

[13]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王玉斌,逯腊虎,武计萍,张婷,李大鹏. 2014

[14]冬小麦粒叶比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分析. 李世平,杨玉景,阎翠萍,靖金莲,王随保. 2007

[15]高粱抗旱性状的变异系数与杂种优势. 侯荷亭,侯旭东,仪治本,王良群. 1997

[16]对山西省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李会霞,王玉文,田岗. 2011

[17]高粱籽粒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高鹏,程庆军,田承华,高海燕,张俊珍,史丽娟,平俊爱. 2017

[18]谷子两系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分析. 史关燕,杨成元,麻慧芳,李会霞,王宏丽. 2019

[19]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F_1代杂种优势表现. 李国强,逯腊虎,武计萍,仇松英,张婷. 2011

[20]冬小麦粒叶比遗传效应分析. 靖金莲,阎翠萍,杨玉景,李世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