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柳 1 ; 倪征 1 ; 华炯钢 1 ; 叶伟成 1 ; 云涛 1 ; 朱寅初 1 ; 张存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VP2蛋白;单克隆抗体
期刊名称: 畜牧与兽医
ISSN: 0529-5130
年卷期: 2022 年 54 卷 009 期
页码: 85-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制备鹅细小病毒(GPV)VP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将VP2基因克隆至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 pET28a-VP2原核表达质粒,经过诱导表达并纯化获得了 VP2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 3株可稳定分泌与GPV VP2蛋白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F5-B7、C4-4和B9-C5.抗体分型结果显示,3株单克隆抗体轻链均为κ链,F5-B7和C4-4重链亚类为IgG2b,B9-C5重链亚类为IgGI.以VP2蛋白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表明,F5-B7和C4-4两个单抗效价可达1 ∶240 000,B9-C5单抗为1 ∶20 000.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试验表明,这3株抗体皆能与GPV发生特异性反应.本研究为鹅细小病毒VP2蛋白表位鉴定、病毒和VP2蛋白结构功能研究、鹅细小病毒诊断试剂的开发及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等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表达小鹅瘟病毒VP2蛋白重组鸭瘟病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陈柳,余斌,倪征,华炯钢,叶伟成,云涛,张存. 2016
[2]抗兔出血症病毒抗体的抗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建立(英文). 盛祖恬,周明龙,唐建东,肖振国,杜念兴,杜青云,何秉耀. 1995
[3]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线性化B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 张琳,余斌,倪征,陈柳,云涛,叶伟成,华炯钢,崔言顺,张存. 2017
[4]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华炯钢,叶伟成,倪征,陈柳,朱寅初,云涛,张存. 2021
[5]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秦文胜,张永平,李德葆,李洸. 1990
[6]大肠杆菌LT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刘焕,王一成,袁秀芳,徐丽华. 2008
[7]抗猪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何永强,杜青云,盛祖恬. 2002
[8]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魏威,余斌,倪征,陈柳,云涛. 2009
[9]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 Ⅳ表达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袁秀芳,徐丽华,王一成,张存,叶伟成. 2008
[10]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A(OmpA)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潜在应用. 刘燕,庞安娜,韦强,肖琛闻,鲍国连,季权安,钱微. 2012
[11]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 华炯钢,叶伟成,倪征,陈柳,朱寅初,云涛,张存. 2022
[12]抗猪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位点分析. 何永强,盛祖恬,杜青云,倪征. 2003
[13]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王赛,苏菲,袁秀芳,徐丽华,李军星,余兴龙. 2018
[14]重组猪干扰素-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周晓丽,袁秀芳,杜晓莉,李军星,徐丽华,王一成. 2015
[15]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表达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袁秀芳,王一成,徐丽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姜黄素对猫肾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丹丹;丁方舟;曹佳;刘士哲;吴誉敬;倪征;陈柳;叶伟成;付媛;朱寅初
关键词:姜黄素;猫肾细胞;氧化损伤;抗氧化
-
慢病毒介导的稳定表达鸭干扰素-γ细胞株的构建
作者:陈柳;倪征;刘可姝;叶伟成;华炯钢;云涛;朱寅初;张存
关键词:鸭干扰素-γ;慢病毒;CHO细胞;稳定表达
-
基于模式病毒评价商品化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消杀效果
作者:倪征;朱寅初;孙冰冰;云涛;陈柳;徐辉;叶伟成;华炯钢;张存
关键词:消毒剂细胞评价模型;ASFV;PRV;杀灭病毒效果
-
鸭瘟病毒gG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作者:相生瑞;陈柳;霍苏馨;朱寅初;华炯钢;张存;云涛;倪征;丁方舟;宋厚辉;叶伟成
关键词:鸭瘟病毒;gG;免疫保护
-
羊粪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可行性分析
作者:陈柳;胡海凤;洪春来;姚燕来;朱为静;洪磊东;陆南洋;朱凤香;张涛
关键词:羊粪;堆肥;评价指标;钾速效性;磷速效性
-
1株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变异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分析
作者:倪征;叶伟成;陈柳;云涛;华炯钢;朱寅初;张存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遗传变异;致病性
-
鹅星状病毒基因Ⅰ型和Ⅱ型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王宏宇;朱寅初;云涛;张存;鲍恩东
关键词:鹅星状病毒Ⅰ型;鹅星状病毒Ⅱ型;双重荧光定量RT-PCR;TaqMan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