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玲 1 ; 陈新平 2 ; 贾良良 3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土壤与作物相互作用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2.;农业部土壤与作物相互作用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3.;农业部土壤与作物相互作用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夏玉米;氮营养诊断;无人机;遥感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261-2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近年来应用无人机进行作物生长、营养和植保信息的快速提取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对作物全生育期营养状况的动态诊断需要明确适宜的色彩参数。本研究通过田间氮水平试验,以无人机为平台利用可见光光谱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冠层氮素营养进行监测,对基于可见光RGB图像的色彩参数与传统氮素诊断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比较色彩参数的变异系数以探明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氮素营养诊断的最佳色彩参数。【方法】于2015年6—10月,在河北省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基地设置不同氮水平田间试验,以夏玉米郑单958为供试作物,设5个施氮水平:0、102、145、189和250 kg/hm~2(分别以CK、70%Opt N、Opt N、130%Opt N、Con N表示),4次重复。分别在夏玉米六叶期(V6)、十叶期(V10)、吐丝期(VT)、籽粒建成期(R2)、乳熟期(R4)应用无人机可见光遥感技术获取夏玉米冠层图像,采用Adobe Photoshop软件经过一些图像处理后选用直方图程序提取图像的红光值R、绿光值G、蓝光值B、亮度值L,研究由此计算的12个色彩参数与传统氮素诊断指标(植株氮浓度、生物量和吸氮量)的相关性,结合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的大小综合分析筛选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氮素营养诊断的最佳色彩参数。【结果】红光值(R)、绿光值(G)、亮度值(L)、绿光标准化值[G/(R+G+B)]、蓝光标准化值[B/(R+G+B)]、绿光与红光的比值(G/R)、绿光与蓝光的比值(G/B)、绿光与亮度的比值(G/L)、红绿蓝植被指数(RGBVI)等在不同生育时期均与夏玉米的植株氮浓度、生物量和吸氮量有很好且一致的相关性,结合图像色彩参数的变异系数综合分析后,G/(R+G+B)、G/L在各生育时期与夏玉米常规的氮营养诊断指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介于0.641~0.944之间,且变异系数小而稳定,介于0.93%~4.30%之间,优于其他光谱参数,可作为基于无人机可见光技术用于各时期氮素营养动态诊断的最佳色彩参数。【结论】应用无人机可见光遥感进行夏玉米氮素营养动态诊断具有结果可靠、便捷、高效、非破坏性的优点,本研究结果对应用该技术进行较大区域的作物氮素营养动态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基于无人机载遥感的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变化及冠层光谱响应. 朱志成,武永峰,马浚诚,冀琳,柳斌辉,靳海亮. 2023
[2]应用数码相机进行水稻氮营养诊断. 范明生,张福锁,陈新平,吕世华,孙彦铭. 2009
[3]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太行山经济林树种识别研究. 孙一丹,杨晓楠,张海涛,张爱军,庞立欣,郭艳超,郭雪涛,梁欣. 2024
[4]河北省两熟制农田小麦保护性耕作实践经验、问题与对策. 李晋生,马吉利,刘玉升. 2006
[5]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华北夏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 ZHANG Jia-jia,张佳佳,徐新朋,XU Xin-peng,WANG Yi-lun,王宜伦,JIA Liang-liang,贾良良,CUI Rong-zong. 2016
[6]夏玉米茎秆质量及养分吸收对不同肥料滴灌配施的响应. 张经延,吕丽华,张丽华,郑孟静,贾秀领. 2017
[7]耕作方式对密植夏玉米弱势粒灌浆的调控效应. 翟立超,张丽华,贾秀领. 2019
[8]耕地质量遥感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以衡水市安平县为例. . 2019
[9]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侯亮,吕军海,刘素英,王淑芬. 2013
[10]耕地质量遥感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以衡水市安平县为例. 许宁,宋建新,王淼,李佳,梁中钦,顾晓鹤,邓光远,单伟东,范凤翠,毛娅楠. 2019
[11]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与机器学习的小麦品系产量估测研究. 齐浩,吕亮杰,孙海芳,李偲,李甜甜,侯亮. 2024
[12]盐渍化土壤遥感动态监测及人工调控模式——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徐东瑞,高广惠. 1995
[13]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14]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云奇,陶洪斌,杨利华,祁利潘,张全国,陈鹏飞,王璞. 2013
[15]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吕丽华,董志强,曹洁璇,梁双波,贾秀领,张丽华,姚艳荣. 2013
[16]夏玉米需水及耗水规律的研究. 曹云者,宇振荣,赵同科. 2003
[17]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吕丽华,王慧军,王璞. 2010
[18]播期与接茬方式对夏玉米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李晓爽,孟建. 2015
[19]7种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研究. 王建平,刘小民,许贤,吴国强,沙红艳,王贵启. 2018
[20]环渤海盐碱化潮土区夏玉米施肥效应及肥料利用率. 刘全凤,马茜,刘贞,杨慧民,王素敏,王俊霞,金会赏,杨振立.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磷肥长期施用对石灰性褐土团聚体中磷形态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黄少辉;杨慧敏;杨军芳;杨文方;聂浩亮;张静;邢素丽;王敬霞;杨云马;贾良良
关键词:长期施磷肥;磷组分;团聚体;磷酸酶活性;石灰性褐土
-
滴灌下肥料管理对小麦产量和碳氮足迹的影响
作者:邢素丽;王敬霞;杨军芳;黄少辉;聂浩亮;张静;杨慧敏;杨文方;杨云马;王磊;贾良良
关键词:小麦;滴灌;有机肥;产量;碳氮足迹
-
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张翔;黄媛媛;宋聪;贾振华;贾良良;宋水山
关键词:钾肥;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
-
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证研究-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为例
作者:潘丽佳;陈丽莉;贾良良;王凌;窦菲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
河北平原区小麦玉米深耕增碳减肥综合管理技术
作者:黄少辉;冯佐龙;郝立岩;封乾;贾良良;刘克桐;王正
关键词:施肥;化肥;有机肥;秸秆还田;耕作
-
长期秸秆深翻还田及养分管理对潮土有机碳矿化影响
作者:聂浩亮;杨军芳;杨云马;黄少辉;张静;王敬霞;杨慧敏;杨文方;邢素丽;贾良良
关键词:秸秆;还田;潮土;长期施肥;耕作方式;土壤有机碳矿化
-
河北谷子主产区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封乾;赵旭;唐锐;蒋龙刚;贾良良;张爱军;刘克桐
关键词:谷子施肥;谷子产量;肥料偏生产力;边界线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