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棕点石斑鱼(♀)与蓝身大斑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玉萍 1 ; 田永胜 1 ; 王林娜 1 ; 李振通 1 ; 张晶晶 1 ; 黎琳琳 1 ; 李子奇 1 ; 陈帅 1 ; 马文辉 2 ; 王清滨 2 ; 李波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2.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关键词: 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25-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利用20对石斑鱼微卫星引物对金虎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蓝身大斑石斑鱼(E.tukula)(♂)]及其父母本进行微卫星分析,从分子水平对金虎斑及其双亲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215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38 6;棕点石斑鱼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最多(4.367 9),金虎斑次之(3.370 6),蓝身大斑石斑鱼最少(2.412 8);蓝身大斑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金虎斑3个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385 5、0.4749和0.473 6,PIC分别为0.491 9、0.645 3和0.555 1;3种石斑鱼群体群内近交系数(Fis)、总群体近交系数(Fit)、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基因流(Nm)平均值分别为0.228 0、0.344 1、0.150 4和1.411 9,群体间分化较大;采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分析图显示,金虎斑与棕点石斑鱼先聚为一类,二者亲缘关系更近。研究表明,金虎斑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在遗传学方面可进行杂交石斑鱼进一步选育及杂种优势研究。

  • 相关文献

[1]蓝身大斑石斑鱼冷冻精子(♂)与棕点石斑鱼(♀)杂交后代发育及生长特征分析. 田永胜,唐江,马文辉,成美玲,李振通,吴玉萍,张晶晶,王林娜,庞尊方,王晓梅,翟介明. 2019

[2]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棕点石斑鱼低氧耐受能力初步研究. 段鹏飞,田永胜,李振通,李子奇,陈帅,黎琳琳,王心怡,王林娜,刘阳,李文升,王晓梅,李波. 2022

[3]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亲本的形态差异. 吴玉萍,田永胜,李振通,张晶晶,李子奇,成美玲,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 2019

[4]棕点石斑鱼(♀)与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核型分析. 吴玉萍,田永胜,李振通,张晶晶,黎琳琳,王林娜,李子奇,陈帅,牛艺彭,翟介明. 2021

[5]杂交种"金虎石斑鱼"与棕点石斑鱼卵巢发育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比较. 邱弈树,丁小雨,李振通,段鹏飞,王心怡,黎琳琳,王林娜,刘阳,马文辉,庞尊方,李胜忠,田永胜. 2023

[6]驼背鲈(♀)×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李振通,田永胜,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子奇,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孙礼娟,翟介明. 2020

[7]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及其杂交子代的遗传分析. 蔡磊,白俊杰,李胜杰,陈昆慈,樊佳佳,马冬梅. 2012

[8]虹鳟、山女鳟及其杂交子代(虹鳟♀×山女鳟♂)的微卫星分析. 张玉勇,白庆利,贾智英,牟振波,赵海燕. 2009

[9]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10]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11]显微介导远缘基因鲤家系的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杜科,闫学春,李超,曹顶臣,周丹,马吉敏,孙效文,赵元凤. 2013

[12]两个人工选择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系统发育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何福玲,凌正宝,肖俊,郭忠宝,钟欢,杨弘,陈文治,唐瞻杨,单丹. 2017

[13]使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北部湾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 刘胜男,孙典荣,刘岩,杨长平,单斌斌,周文礼. 2019

[14]泥蚶G2代快速生长家系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 滕爽爽,方军,邵艳卿,林兴管,柴雪良,肖国强. 2018

[15]不同野生群体与家系养殖翘嘴鳜遗传多样性分析. 成为为,夏儒龙,王青云,曾可为,宋文,危起伟,邓国乔,程颖红. 2020

[16]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黄唇鱼遗传多样性研究. 赵彦花,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周慧. 2019

[17]瓦氏雅罗鱼达里湖群体和乌苏里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池炳杰,常玉梅,闫学春,曹顶臣,高玉奎,柳玉海,李勇,梁利群. 2010

[18]红鳍东方鲀亲本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刘永新,周勤,张红涛,刘奕. 2014

[19]罗氏沼虾不同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唐琼英,谢巨洪,夏正龙,蔡缪荧,吴云明,白鹿淮,杜厚宽,李景芬,杨国梁. 2020

[20]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不同种质资源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研究. 许珊华,章嘉淇,卢婷,符圆,唐潇,唐琼英,夏正龙,蔡缪荧,高权新,李景芬,杨国梁.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