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爱军 1 ; 史红梅 1 ; 李作一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淀粉;遗传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1 年 03 期
页码: 95-96
摘要: 选用4个不育系和15个恢复系的高淀粉高粱进行杂交配制,得到了37份F1代,对双亲和F1种子的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有17份F1淀粉含量介于双亲之间,有17份F1淀粉含量低于双亲,有3份F1的淀粉含量高于双亲。对F1的总淀粉含量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超高亲优势34份为负值,3份为正值;超低亲优势18份为负值,19份为正值;超中亲优势28份为负值,9份为正值;杂种优势在93%~101%。说明高淀粉高粱的淀粉的遗传在F1代杂种优势很强。
- 相关文献
[1]3种高粱品种淀粉特性和酿造黄酒的风味品质分析. 王志伟,闫凤霞,徐嘉良,柳青山,任清. 2019
[2]不同品种高粱的加工特性与利用研究. 段冰,杨玲,郭旭凯,郭睿,邵强,温贤将. 2020
[3]响应面优化碱法提取高粱淀粉的工艺. 段冰,杨玲,郭睿,郭旭凯,邵强,温贤将. 2020
[4]不同高粱品系的淀粉糊化特征. 周福平,柳青山,张晓娟,张一中,邵强,张春来. 2014
[5]不同高梁品系的淀粉糊化特征. 周福平,柳青山,张晓娟,张一中,邵强,张春来. 2014
[6]高淀粉高粱种质筛选及其研究利用. 程庆军,张福耀,赵威军,常玉卉,田承华,高海燕,高鹏,张桂香. 2010
[7]高粱穗部7个性状的遗传分析. 侯荷亭,侯旭东,仪治本,王良群. 1997
[8]高粱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及遗传研究. 曹如槐,王晓玲,任建华,南城虎. 1988
[9]高粱出苗能力的遗传研究. 庾正平,任建华. 1986
[10]高粱胚乳性状的遗传研究. 王桂梅. 1987
[11]高抗大豆孢囊线虫1、3、4号小种新品系创制及抗源品种的遗传. 李莹,李原萍,张昕艳. 1999
[12]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13]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14]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15]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16]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青山. 2004
[17]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庆军. 2004
[18]优质饲料高粱的饲喂效果及市场潜力. 李团银. 2004
[19]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平俊爱. 2004
[20]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高粱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周福平;史红梅;张海燕;杨彬;闫凤霞
关键词:高粱;隶属函数;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
春谷登记品种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的综合评价
作者:李志华;穆婷婷;李爱军
关键词:谷子;产量;农艺性状;品质
-
不同来源高粱品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海燕;史红梅;周福平;杨彬;李爱军
关键词:高粱;农艺性状;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
-
玉米籽粒水分的快测法误差分析
作者:阎晓光;杜艳伟;李洪;董红芬;李爱军;王国梁;周楠
关键词:玉米;籽粒含水量;不同温度;误差
-
山西玉米缺粒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郑丽萍;刘海;李作一;王艳娟;田森林;李爱军
关键词:玉米;果穗缺粒;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
-
不同浓度胺鲜酯处理吐丝期玉米自交系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作者:阎晓光;杜艳伟;李洪;董红芬;李爱军;王国梁;周楠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PH6WC;胺鲜酯;种子活力
-
不同缓释肥施肥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郑丽萍;刘海;李作一;王艳娟;田森林;李爱军
关键词:玉米;缓释肥;施肥量;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