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双亲显性低酚抗虫杂交棉F1、F2代经济性状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旭升 1 ; 赵亮 1 ; 狄佳春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显性低酚棉;抗虫杂交棉;游离棉酚含量;杂交棉F1、F2代;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6 期

页码: 97-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双亲显性低酚抗虫杂交棉F1、F2代的产量、纤维品质、棉酚含量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个杂交组合籽、皮棉产量均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其中组合WU082×WT188与有酚杂交棉对照苏杂201相比,它的F1代籽棉、皮棉还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且F2代的皮棉产量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2个组合的F2代与F1代相比,其纤维长度略有变短,纤维比强度略有变弱,马克隆值略有变大。至于棉酚含量,2个组合F1、F2棉籽仁的游离棉酚含量均在100 mg/kg以内,远低于饲料国际安全标准。表明只要亲本选择得当,完全可以培育出棉酚含量在国际安全标准之内,且其杂交F1、F2代的产量均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一代显性低酚抗虫杂交棉。

  • 相关文献

[1]抗虫杂交棉品种选育的多元遗传分析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郝德荣,刘水东,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2]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在江苏盐城的试种表现与配套栽培技术. 陈友祥,张萼,施庆华,王永超,陈琪祥. 2001

[3]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棉29栽培技术规程. 蔡立旺,施庆华,高进,王永慧,陈建平. 2015

[4]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轻简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陈建平,张萼,王海洋,王永慧,蔡立旺,施庆华,王为,戚永奎,潘宗瑾. 2012

[5]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的品种特性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马晓杰,肖松华,许乃银,刘剑光,吴巧娟. 2009

[6]影响抗虫杂交棉皮棉产量性状分析. 陈旭升,钱大顺,狄佳春,张香桂. 2000

[7]国审优质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6在江苏盐城的试种示范. 王红梅,陈伟,赵云雷,李运海,李根源,戚永奎,王为. 2013

[8]抗虫杂交棉F_1与F_2的经济性状相关特性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2017

[9]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星杂棉168”品种特性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2014

[10]抗虫杂交棉中棉所39高产生育特征及其吸肥特性初探. 吉荣龙,崔必波,黄志勇,费月跃,李春宏,陈德华,吴云康. (Mis

[11]加快抗虫棉品种推广应用的研究. ^A杨峰^B1%^A王阶祥^B2%^A李卫华^B3%^A胡新燕^B4%^A张正敏^B5. 2004

[12]国审优质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6在江苏盐城的试种示范. 陈伟,赵云雷,李运海,李根源,戚永奎,王为. 2013

[13]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14]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15]六棱大麦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的研究. 郭军,王赛勤. 1995

[16]徐州芽黄品系与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张正敏,陈萍,李卫华,王阶祥,胡新燕,冯营. 2009

[17]大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管荣展,杨守萍,盖钧镒. 2010

[18]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黄志仁,许如根,郭军. 1995

[19]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刘金波,徐大勇,潘启民,秦德荣,方兆伟,陈庭木,卢百关,樊继伟,李健,刘艳,迟铭,王宝祥,杨波,樊宁声. 2011

[20]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