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冬小麦品种株高的高光谱估算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燕强 1 ; 张娟娟 2 ; 熊淑萍 3 ; 杨阳 4 ; 车芳芳 5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3.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4.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省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冬小麦;株高;高光谱;估算模型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03 期

页码: 143-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小麦株高的高光谱估算适宜模型,通过连续两年田间不同品种试验,在拔节至抽穗期同步测定小麦冠层高光谱数据和株高,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株高与可见光波段呈负相关,与近红外波段呈正相关,与可见光波段的相关性总体上高于近红外波段。株高可以利用统一的光谱参数进行定量反演,其中以F698、D550、Dy、λr、SDr/SDb和(SDr-SDb)/(SDr+SDb)等光谱参数拟合效果较好。经两年的独立试验数据检验表明,以参数F698、D550、Dy及(SDr-SDb)/(SDr+SDb)为变量建立的株高估算模型表现较为稳定,尤其是以光谱参数(SDr-SDb)/(SDr+SDb)建立的模型,建模决定系数为0.85,预测决定系数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86和4.27,相对误差为9%。因此,该参数可以作为估测小麦株高的有效光谱参数,对小麦生长中期的株高进行监测。

  • 相关文献

[1]区域尺度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预测和空间变异研究. 郭燕,程永政,黎世民,贺佳,王来刚,刘婷,王利军,郑国清. 2017

[2]基于无人机数字表面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构建及迁移能力分析. 郭燕,贺佳,曾凯,张彦,张红利,郑国清,王来刚. 2024

[3]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夏玉米地上干物质量估算模型研究. 刘冰峰,李军,贺佳,师祖姣. 2016

[4]基于高光谱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估算研究. 卢岩,郭斗斗,孙成明,刘涛,陈瑛瑛,武威. 2014

[5]不同水分处理对烟草叶片高光谱及红边特征的影响. 贾方方,马新明,李春明,蔺世召,李燕强. 2011

[6]基于GF-1数据的夏玉米FPAR遥感动态估算. 贺佳,郭燕,张彦,杨秀忠,刘婷,王来刚. 2022

[7]利用高光谱和GF-1模拟多光谱进行土壤有机质预测和制图研究. 郭燕,程永政,王来刚,刘婷,陈颂超,郑国清. 2016

[8]30a来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郭瑞,李正玲,张煜,赵明忠,胡琳. 2018

[9]利用WGCNA鉴定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基因共表达模块. 马娟,曹言勇,王利锋,李晶晶,王浩,范艳萍,李会勇. 2020

[10]我国主要小麦产区伴生麦的分布及生物学特性调查. 苏旺苍,郝红丹,孙兰兰,袁明月,徐洪乐,吴仁海. 2021

[11]芝麻株高和叶龄对盛花期渍水响应的定量分析. 李国强,张建涛,李亚丽,周萌,陈丹丹,胡峰,辛银平,郑国清. 2020

[12]黄淮南片麦区新育成品种(系)中3个矮秆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曹廷杰,张玉娥,胡卫国,杨剑,赵虹,王西成,周艳杰,赵群友,李会群. 2019

[13]利用水稻F_2群体对其抽穗期和株高的QTL定位. 侯磊磊,王付华,尹海庆,王生轩,陈献功,王越涛,孙建军,白涛. 2012

[14]赤霉素和多效唑对大花金鸡菊植株高度及开花的影响. 李辛晨,冀敏,高相彬. 2019

[15]氯酯磺草胺与甲咪唑烟酸复配防除香附子效果及对紫花苜蓿安全性. 苏旺苍,杨慕菡,薛飞,孙兰兰,徐洪乐,吴仁海. 2024

[16]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病率的影响. 杨青,王新涛,代资举,王艳,郝俊杰,姜军,徐林,李林玉,李保全. 2018

[17]腐植酸尿素对冬小麦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Sun Kegang,孙克刚,Li Yushun,李玉顺. 2015

[18]中后期不同灌水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和产量效应.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吕凤荣. 2012

[19]保水剂与N肥施用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C、全N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管秀娟,何方. 2009

[20]温度逆境对冬小麦的影响机理及调控研究进展. 郑飞,何钟佩.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