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玲玲 1 ; 张桂蓉 1 ; 魏开建 1 ; 邹桂伟 2 ; 王卫民 2 ; 梁宏伟 2 ; 冉玮 1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泥鳅;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线粒体DNA控制区;倍性;遗传变异;单倍型
期刊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421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106-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SRAP标记和线粒体DNA控制区测序方法对武汉和洞庭湖2个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同域分布区4个泥鳅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SRAP分析结果表明,18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在4个泥鳅群体中共检测到534个位点,每对引物组合检测的位点数为23~40个;各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0.205~0.218和0.324~0.341,4个群体间的h以及I差异不明显;基于Nei's无偏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树显示,洞庭湖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群体亲缘关系最近,先聚为一支,再与武汉四倍体泥鳅聚为一支,而武汉二倍体泥鳅聚为单独一支。测定了4个泥鳅群体40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片段(932~935bp),发现47个变异位点,共计29种单倍型。洞庭湖四倍体和二倍体泥鳅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898%和0.872%,明显大于武汉四倍体(π=0.465%)和二倍体(π=0.675%)。在同域分布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群体中,洞庭湖四倍体遗传多样性略大于洞庭湖二倍体,武汉二倍体则明显大于武汉四倍体。AMOVA分析表明,泥鳅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62.68%),群体间的变异达到37.32%;群体间成对固定指数FST及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均显示,洞庭湖四倍体与二倍体泥鳅群体无明显分化,其余群体间均存在显著分化。控制区序列单倍型Bayesian系统树与SRAP分析所揭示的4个泥鳅群体的亲缘关系相似。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重庆岩原鲤人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岳华梅,阮瑞,曹宏,周莉,蒋伟,李双,李创举. 2021
[2]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和养殖群体的PCR-RFLP分析. 杨柯,马春艳,马凌波,胡卫国,顾德平. 2010
[3]利用SRAP标记研究四个暗纹东方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程长洪,张敏莹,刘凯,徐东坡,段金荣,周彦锋,施炜纲. 2012
[4]长江上游中华沙鳅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红艳,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 2009
[5]不同地理群体乌鳢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及遗传多样性. 董新培,穆淑梅,周楠,康现江,罗青,白俊杰. 2014
[6]罗非鱼“粤闽1号”及其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分析. 刘志刚,卢迈新,曹建萌,高风英. 2018
[7]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的鄱阳湖水系鲢增殖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文静,张燕萍,段辛斌,徐先栋,汪澄强. 2013
[8]黄颡鱼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周伟,王俊,金斌松,高天翔,宋娜. 2016
[9]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 董微微,汪登强,田辉伍,俞立雄,申绍祎,段辛斌,陈大庆. 2018
[10]竹筴鱼属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苏天凤,江世贵. 2011
[11]香鱼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宋娜,都基隆,王志勇,张庆文,高天翔. 2014
[12]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黑鲷亲鱼、放流及海捕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杨艳艳,史赟荣,张虎,潘玉,祖凯伟,高天翔,宋娜. 2023
[13]用RAPD及mtDNA D-loop区序列揭示长江下游长春鳊遗传多样性. 李建林,唐永凯,俞菊华. 2008
[14]竹荚鱼属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苏天凤,江世贵. 2011
[15]泥鳅溃疡病及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研究. 张晓君,邴旭文,姚东瑞,朱明,秦国民. 2010
[16]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对泥鳅营养品质的影响. 蔡丽君,郭全友,马东林,王海华,杨絮,马本贺,黄海潮,郑尧. 2022
[17]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线粒体ND-5/6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郑鹏飞,张桂蓉,魏开建,邹桂伟,王卫民. 2011
[18]自然四倍体泥鳅雄核发育二倍体染色体组构成研究. 陈琦,孙雨晴,郑欣宜,山谷,李雅娟,曹小娟,朱新平,周贺. 2021
[19]泥鳅低温无水保活技术研究. 聂小宝,刘淇,张长峰,庞杰. 2013
[20]我国7个泥鳅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刘洁,高风英,卢迈新,陈刚,曹建萌,刘志刚,王淼.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江流域9个鲢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作者:吴怡迪;沙航;何国玉;梁宏伟
关键词: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形态差异;多元分析
-
皮质醇(COR)介导的氨氮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
作者:郭红会;王勋伟;葛恒;王羽慧;李怡雯;李欣月;邹桂伟;梁宏伟;李莉
关键词:氨氮;皮质醇;免疫功能;应激;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
苯唑卡因麻醉对鲢肝肾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酶活及部分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罗相忠;梁宏伟;李晓晖;周同;张春燕;邹桂伟;崔峰
关键词: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苯唑卡因;酶活;IL-10;TNF-α;INF-γ;IgM
-
中华绒螯蟹亲蟹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金刚;吴怡迪;郭红会;罗相忠;邹桂伟;梁宏伟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形态性状;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
克氏原螯虾湖北7个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作者:崔学海;沙航;曹继增;郜卫华;梁宏伟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湖北养殖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
电场辅助漂洗对鲢鱼糜组分溶出及凝胶性能的影响
作者:阳胜男;牟黠;赵世林;尹涛;梁宏伟;刘茹
关键词:电场;鲢鱼糜;节水漂洗;溶出;内源性酶;凝胶特性
-
湖北7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作者:崔学海;沙航;郜卫华;梁宏伟;罗相忠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多元统计分析;形态差异;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