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莹 1 ; 庄新亚 2 ; 程亮 3 ; 郭青云 4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
2.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3.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4.农业农村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菌PA-2;产孢量;发酵条件;单因子优化;田间试验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9 年 09 期
页码: 1998-20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优化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PA-2菌株产孢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以提高PA-2菌株的产孢量,为该菌的开发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A-2菌株发酵液中的产孢量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子优化PA-2菌株发酵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筛选培养基成分最佳配比;用PA-2菌株制成可湿性粉剂用于杂草藜田间防除试验。【结果】经优化后,PA-2菌株产孢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84.60 g/L、大豆粉46.35 g/L、NaCl 2.59 g/L、MgSO_40.52 g/L、KCl 0.78 g/L、K_2HPO_46.50 g/L、(NH_4)_2SO_40.52 g/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25℃、装液量60 mL/250 mL、转速180 r/min、接种量8%、培养时间120 h。田间防除试验结果表明,PA-2可湿性粉剂对杂草藜的鲜重防效最高可达75.0%。【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和发酵条件可有效提高PA-2菌株的产孢量,降低发酵成本,适合发酵放大试验及相关剂型的开发研究;可采用PA-2菌株生产菌剂应用于杂草防除。
- 相关文献
[1]除草活性菌株HZ-011发酵培养基筛选及其条件优化. 蔺泽荣,朱海霞. 2021
[2]出芽短梗霉菌PA-2脂肽类物质抑菌活性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岳登高,程亮,郭青云. 2021
[3]出芽短梗霉菌PA-2对藜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 朱杰,杨莹,程亮,朱海霞,张纲,赵云,郭青云. 2021
[4]一株除草活性菌株HY-041的除草潜力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欢,朱海霞. 2024
[5]具有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GD-9发酵条件优化及菌剂制备. 马永强,朱海霞. 2019
[6]雅致放射毛霉YYS-15菌株产菊粉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李洁,韩睿. 2013
[7]除草链格孢菌HY-02的培养和发酵条件优化. 李祥,朱海霞. 2022
[8]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刘雪莲,杨希娟,孙小凤,郝学宁,蔡晓剑. 2009
[9]马铃薯渣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优化. 杨希娟,孙小凤,肖明,刘雪莲. 2009
[10]一株嗜碱盐单胞菌ZB109的生长特性及四氢嘧啶发酵条件的优化. 陶宇杰,韩睿,乔丽娟,高翔,邢江娃,王嵘,朱德锐. 2024
[11]藜麦、皱叶酸模对土壤砷、镉修复作用田间试验. 肖明,杨文君,崔明明,孙小凤. 2018
[12]0.01%28-高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调节小麦生长田间试验. 闫佳会. 2020
[13]35%氯吡嘧磺隆WDG对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 朱海霞,魏有海,郭良芝. 2014
[14]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剂试验. 汪发有,侯生英. 2008
[15]反应面分析在田间试验中的应用. 王燕春,陈丽华,李高原,马晓刚. 2010
[16]反应面分析在田间试验中的应用. 谢德庆,王金明,王燕春.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海地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
作者:郝帅棋;郭青云;李霖灏;袁华宁
关键词:甜樱桃;果实发育;GC-MS;香气物质;发育过程;动态变化
-
208份春小麦资源抗条锈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检测
作者:郭阳;卢恩钰;周小妹;郭青云;康振生;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评价;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基因芯片
-
2020年与2021年青海省小麦条锈菌越冬情况监测
作者:赵雪梅;刘耀霞;郭青云;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病叶率;越冬菌源量;影响因素
-
5种除草剂对春油菜田优势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刘泽渊;魏有海;郭良芝;程亮;付贞桢;李跃;杨振扬;王雪
关键词:春油菜;除草剂;防效;安全性;产量
-
葡萄孢属菌株HY-021对藜的侵染机制研究
作者:朱海霞;李欢;程亮
关键词:除草菌株HY-021;藜;侵染过程;生理机制;除草活性
-
链格孢菌DT-XRKA菌株的除草活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作者:程海洋;程亮;朱海霞;李娟;魏有海;郭青云
关键词:杂草;除草活性;作物安全性;生物防治
-
出芽短梗霉菌株PA-2胁迫下藜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作者:刘晓芳;程亮;郭青云
关键词:出芽短梗霉菌株PA-2;qRT-PCR;藜;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