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海域底层渔业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勇 1 ; 程家骅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底层渔业生物群落;多样性;时空分布;东海;黄海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1223-12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和认识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和海洋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实验依据2000年4个季度大面积定点底拖网的调查数据,利用海洋生态学研究常用的多样性指数,采用聚类的分析方法和空间投射的图示方法,对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海域底层渔业生物多样性季节间的分布变化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归纳,探讨了生物数量和重量季节变化不统一的可能原因,并分析了多样性与生物重量和数量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各季站点均可分成多样性水平高、中、低3个类群,各类群呈点、线和块状分布,且呈现中心、夹层和外层分别由高、中、低多样性类群构成的"三明治"结构或组合。各季"三明治"结构分布可能与渔业资源的生理周期洄游活动相关,结构中心水域可能对应多数渔业生物洄游活动主要范围。各季均出现高、低多样性类群直接相联、多样性呈现空间上跳跃性变化的水域,这些水域的资源生物量普遍相对较低,但一般都是毗邻生物量相对较高水域,其分布范围与毗邻相对高生物量水域的绝对生物量水平呈负向关系。春、冬季各类群对应生物平均重量和数量等级一致,而夏、秋季则不一致,这可能与各季渔业生物产卵、生长、补充等不同生命周期过程相关。不管重量还是尾数,多样性指数随生物量增加而下降的情形均多于增加的情形;多样性指数随生物尾数增加的正向关系明显高于与生物重量之间的正向关系。

  • 相关文献

[1]东、黄海2000年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刘勇,李圣法,陈学刚,程家骅. 2007

[2]秋季黄海渔业生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 金岳,李娜,金显仕,单秀娟. 2023

[3]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贾晓平,李纯厚. 2002

[4]东、黄海星康吉鳗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麻秋云,牟秀霞,任一平,孙远远. 2018

[5]黄、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戴芳群,朱玲,陈云龙. 2020

[6]南黄海、东海鲐鲹鱼索饵场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陈亚瞿,徐兆礼. 1990

[7]东海、黄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研究. 刘勇,李圣法,程家骅. 2006

[8]东海、黄海春季虾类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李惠玉,金艳,凌建忠,刘尊雷,程家骅. 2023

[9]东海及黄海南部带鱼的海底水温分布特征及分析方法的优化. 刘勇,程家骅,贾世广. 2021

[10]黄、东海典型渔业海域鱼鳞沉积信息及其空间分布. JIA Hai-bo,孙耀,ZHAO Mei-xun,杨作升,TANG Qi-sheng. 2008

[11]我国沿海小黄鱼渔场的空间格局. 陈佳杰,徐兆礼,陈雪忠. 2010

[12]东海黄海头足类资源量的评估. 凌建忠,郑元甲. 2000

[13]东海、黄海底层鱼类数量分布季节变化的因子分析. 刘勇,程家骅. 2008

[14]由东海、黄海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及稳定同位素组成重建200a以来初级生产力历史记录. 蔡德陵,孙耀,张小勇,苏远峰,吴永华,陈志华,杨茜. 2014

[15]东黄海大黄鱼洄游路线的研究. 徐兆礼,陈佳杰. 2011

[16]依据大规模捕捞统计资料分析东黄渤海白姑鱼种群划分和洄游路线. 徐兆礼,陈佳杰. 2010

[17]东,黄海Ti鱼集群分布模式的研究. 林德芳. 1997

[18]黄东海生态系统食物网连续营养谱的建立:来自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结果. 蔡德陵,李红燕,唐启升,孙耀. 2005

[19]黄海鳀鱼时空分布季节差异分析. 牛明香,王俊,袁伟,朱建成,戴芳群. 2013

[20]基于遥感的黄海中南部越冬鳀资源密度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牛明香,王俊,吴强,孙坚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