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磷素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璐璐 1 ; 张水清 2 ; 黄绍敏 2 ; 杜伟 1 ; 柳小琪 1 ; 王晓红 1 ; 吕家珑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潮土;Tiessen磷分级;磷素形态;有效性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21 年 52 卷 002 期

页码: 379-3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各形态磷含量变化及磷有效性的影响,为潮土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开始于1990年,设CK(不施肥)、N2(单施尿素)、N2P(不施钾肥)、N2K(不施磷肥)、N1PK(低量氮肥和磷钾肥)、N2PK(平衡施肥)、N3PK(中高量施肥)、N4PK(高量氮肥和磷钾肥)、N2PKM(化肥和有机肥)、N2PKS(化肥和玉米秸秆还田)10个处理;采用Tiessen-Moir磷素分级法测定各施肥处理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用常规方法测定有效磷、全磷含量,分析不同形态磷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经过28年定位施肥处理,N2PKM处理土壤各形态磷含量为盐酸态磷(HCl-P)>残留态磷(Residual-P)>氢氧化钠无机磷(NaOH-Pi)>氢氧化钠有机磷(NaOH-Po)>碳酸氢钠无机磷(NaHCO3-Pi)>水溶性磷(Resin-Pi)>碳酸氢钠有机磷(NaHCO3-Po).在各施肥处理间,N2P、N1PK、N2PK、N3PK、N4PK、N2PKM、N2PKS处理土壤Resin-Pi、NaHCO3-Pi和NaOH-Pi含量显著高于CK、N2、N2K处理,而处理间NaHCO3-Po、NaOH-Po、HCl-P和Residual-P含量差异不显著.除NaOH-Po外,其它形态磷含量与供试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其中Resin-Pi对有效磷贡献最大,说明Resin-Pi是最有效的磷源.供试土壤条件下,合理配施化肥有机肥,可以激发磷素后效,使积累磷素向有效态转化,施用有机肥料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各磷组分含量,其中有机无机配施处理(N2PKM)提高程度高于单施化肥(N2PK),施用秸秆处理的各磷组分含量同样显著高于不施肥和化肥处理,且施用有机肥和秸秆处理(N2PKS)的中活性和中等活性磷均与土壤速效磷、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可在潮土上施用有机肥或秸秆处理,从而保持高比例的土壤有效磷库.

  • 相关文献

[1]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及对无机磷的影响. 王柏寒,黄绍敏,郭斗斗,张水清,宋晓,岳克,张珂珂. 2019

[2]豫东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番茄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刘新社,黄绍敏. 2008

[3]养殖污水灌溉对不同土层磷素形态含量的影响. 杨焕焕,杜君,刘红恩,杨占平,和爱玲. 2021

[4]不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灌浆期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聂胜委,黄绍敏,张水清,郭斗斗,张巧萍. 2013

[5]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聂胜委,黄绍敏,张水清,郭斗斗,张巧萍. 2012

[6]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 2011

[7]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效应的研究进展. 聂胜委,黄绍敏,张水清,郭斗斗,张巧萍,张玉亭,宝德俊,陈源泉. 2012

[8]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黄绍敏. 2011

[9]长期定位施肥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皇甫湘荣,杨先明,黄绍敏,宝德俊,许为钢,胡琳,介晓磊. 2006

[10]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黄瓜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刘新社,刘艳霞,黄绍敏. 2010

[11]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生产、产量形成及钾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张水清,黄绍敏,刘建青,聂胜委,郭斗斗,梁雪杰. 2012

[12]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钾素吸收及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 2014

[13]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聂胜委,黄绍敏,张水清,郭斗斗,张巧萍. 2012

[14]石灰性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根际无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黄绍敏,刘芳,刘世亮,宝德俊,化党领,李有田. 2007

[15]小麦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在河南的抗性评价及Pm2基因的标记追踪. 王俊美,王飞,宋玉立,康振生,刘红彦. 2009

[16]氮锌配施对不同锌效率玉米品种植株矿质元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张盼盼,乔江方,李川,张美微,穆蔚林,郭涵潇,周艳丽,程泽强. 2024

[17]施肥对潮土肥际微域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 喻田甜,彭思利,朱劲,宝德俊,袁玲. 2014

[18]长期施肥下潮土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氮素投入水平关系. 张水清,林杉,郭斗斗,宋晓,张珂珂,黄绍敏. 2017

[19]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 张帅,成宇阳,吴行,郑琴,王秀斌,张水清. 2021

[20]黄褐土和潮土中硫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消长. 韩会阁,刘巧真,许成悦,卢晓华,吴照辉,徐文正,郭芳阳,阎小毛,蔡宪杰.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