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平衡施肥对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中作物生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强 1 ; 徐建明 2 ; 姜丽娜 3 ; 符建荣 3 ; 马军伟 3 ;

作者机构: 1.哈尔滨工业大学

2.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平衡施肥;大棚栽培;水旱轮作

期刊名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SN: 1008-9209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2 期

页码: 197-2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平衡施肥对长期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制中2季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是现阶段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P、K则不成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连续2季不施用P、K对作物产量、养分含量和吸收量无显著影响;轮作周期内最佳施肥量处理(OPT)的地上部N总累积量为314.2kg.hm-2,其中土壤N供应量分别占大棚茄子季和水稻季N累积量的63.0%和72.9%,N肥的当季利用率仅为10.85%和24.9%;2季地上部P2O5和K2O的总累积量分别为159.5和543.9kg.hm-2,土壤P和K的供应量均超过了90%,P肥和K肥的2季总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1.5%和8.6%;减少总施N量和N肥后移至水稻季的施肥措施均可增加作物地上部养分累积量,大棚茄子季和水稻季的适宜施N量分别是450和150kg.hm-2,可比常规施肥量分别减少55%和33.3%;水旱轮作可有效地消耗土壤养分,但大棚茄子长期高量施肥累积的养分仍有向下层土壤迁移的趋势。

  • 相关文献

[1]大棚栽培对翠冠梨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王涛,冯先桔,林媚,黄雪燕,陈丹霞,温明霞. 2008

[2]大棚栽培对翠冠梨果实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王涛,王海琴,林媚,冯先桔,黄雪燕,陈丹霞. 2008

[3]设施椪柑延后采摘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林,柯甫志,罗文杰,吴文明. 2013

[4]羊肚菌菌种与营养包一体化大棚栽培技术. 何丹,周晓武,冯伟林. 2021

[5]大棚栽培对杨梅生产的影响. 冯常斌,任海英. 2020

[6]芦笋新品种引进筛选与大棚栽培技术. 敖培华,何圣米. 2020

[7]大棚芦笋套种马铃薯种植模式. 何圣米,吴平,毛晓梅,胡齐赞,董文其. 2019

[8]慈溪市大棚杨梅生产技术. 黄士文,梁森苗,谢国权,陈晓强,胡建群,黄炜萍. 2013

[9]浙江中部地区秋植酢浆草大棚产业化栽培技术. 许巧贤,石丽敏,朱正梅,宋费玲,卢华兵. 2023

[10]大棚茭白套种苦瓜高效种植模式. 何圣米,胡齐赞,王来亮,马雅敏. 2016

[11]水稻-番茄同年轮作和高温闷棚对大棚番茄枯萎病的防效. 王汉荣,林辉,谢昀烨,方丽,王连平. 2021

[12]浙江省创新农作制度:"水果甜玉米-晚稻"水旱轮作高值化栽培技术. 赵福成,蔡仁祥,周政法,谭禾平,韩海亮,包斐,王桂跃. 2020

[13]椒江区大棚茄子-水稻水旱轮作栽培及效果. 周洪,包崇来,朱鹏飞,徐佳. 2017

[14]大棚草莓-晚稻-茄子2年3茬种植模式. 何圣米,吴平,龚佩珍,唐红芳. 2016

[15]大棚蔬菜—荸荠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应用. 何圣米,杨悦俭,李必元,徐明飞. 2005

[16]双小拱棚小南瓜-晚稻高效种植模式. 吴平,何圣米,龚佩珍,唐红芳,马伟冬. 2016

[17]设施蔬菜-水生蔬菜水旱轮作模式的应用. 何圣米,杨悦俭,李必元,徐明飞,魏国庆. 2005

[18]杭州地区早春黄瓜育苗常见问题解答. 陈新娟,朱育强,陈丽萍,张鹏,周胜军. 2012

[19]杨梅大小年结果成因及其调节技术. 孟赐福,郑纪慈,吴益伟,傅庆林,竺松泉. 1996

[20]早熟芋艿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范浩定,姜丽娜,符建荣.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