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香蕉种苗中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基校 1 ; 陈东 1 ; 利齐欣 1 ; 林鸿生 1 ; 张景欣 1 ; 杨祁云 1 ; 王飞钊 1 ; 蒲小明 1 ;

作者机构: 1.阳江市阳东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博罗县供销合作联社;汕尾供销中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菌;玉米迪基氏菌;实时荧光PCR;检测

期刊名称: 农业研究与应用

ISSN: 2095-0764

年卷期: 2023 年 36 卷 005 期

页码: 8-14

摘要: 香蕉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复合侵染且潜伏期较长,建立香蕉种苗病害早期监测的分子检测方法非常重要.本文基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1,FOC1)基因组Contig 438区间(35631~37693 bp)(GenBank:AMGP01000438.1)设计特异扩增引物qFOC1-F/-R、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基 因 组 Contig 195 区 间(4028~6126 bp)(GenBank:AMGQ01000195.1)设计特异扩增引物qFOC4-F/-R,同时以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 zeae的促旋酶B 亚单位基因(Subunit B of gyrase gene)(GenBank:JQ284039)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qgyrB-F/-R.qPCR检测结果显示:实时荧光检测引物扩增特异性强.通过拟合曲线方程分析得到:检测香蕉枯萎病菌的DNA浓度最低限为3 pg·μL-1,细菌性软腐病菌的菌液浓度最低限灵敏度为70 cfu·mL-1,检测灵敏度较高,结果稳定可靠.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检测香蕉种苗中的香蕉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确保种苗的安全生产.

  • 相关文献

[1]引起芭蕉芋细菌性软腐病的玉米迪基氏菌(Dickeya zeae)CE1的全基因组序列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张景欣,沈会芳,蒲小明,孙大元,杨祁云,林壁润. 2020

[2]香蕉枯萎和细菌性软腐病菌的多重PCR检测. 蒲小明,张景欣,沈会芳,孙大元,刘平平,林壁润,杨祁云. 2024

[3]马鼻肺炎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 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林志雄,鱼海琼,王莹,佟铁铸,温肖会,张利,翟建新. 2019

[4]三种禽用疫苗外源病原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建立. 王艳,张强,李健,张建峰,朱小清. 2021

[5]茶树黄酮合成酶Ⅱ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马春雷,陈亮. 2009

[6]抗疲劳功能食品检测评价研究进展及新思路. 刘源源,刘军,邹宇晓,廖森泰,秦小明. 2016

[7]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乙撑硫脲残留. 叶倩,黄聪灵,高毓文,冯若玮,朱富伟,万凯. 2018

[8]多重PCR检测多价转基因甘蔗. 马宗艺,张小兰,王金利,曹干,王继华. 2017

[9]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建军. 2004

[10]六类鱼制品中生物胺的HPLC法测定. 曾萍,黄文玲,张友胜,张业辉,刘学铭,程镜蓉,汪婧瑜. 2018

[11]果汁鉴伪技术研究新进展. 苏光明,胡小松,廖小军,张名位,张燕,吴继红. 2009

[12]基于Trace Pro仿真的橙果品质光谱检测托盘参数设计与试验. 张倩倩,徐赛,陆华忠. 2020

[13]斜纹夜蛾成虫带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巢式PCR检测. 蒲小明,邓海滨,路征,张景欣,孙大元,沈会芳,刘平平,林壁润,杨祁云. 2023

[14]柑橘黄龙病、裂皮病和衰退病病原的多重RT-PCR检测. 丁芳,曹庆,王国平,易干军,钟云. 2006

[15]农抗2507的化学测定法. 吴军林,林璧润,林炜铁,谢双大,江学斌,沈会芳,周小毛. 2004

[16]RAPD技术鉴定番茄一代杂种粤星种子纯度的研究. 蒲汉丽,李乃坚,黄爱兴,王得元,庄楚雄. 2000

[17]菠萝凋萎相关病毒-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罗志文,李向宏,范鸿雁,周朋,章绍延,张治礼,刘志昕,何凡. 2014

[18]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的危害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李万福,李一聪. 2015

[19]金线莲苷的研究现状. 张闻婷,杨旻静,梅瑜,王继华. 2024

[20]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的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嘉彬,马艳平,柯浩,郝乐,刘振兴,马江耀,梁志凌,李玉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