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等带宽间作模式下不同玉米花生行比对花生光合特性和系统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满 1 ; 沈一 1 ; 刘永惠 1 ; 沈悦 1 ; 张旭尧 1 ; 陈志德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间作;花生;行比;光合特性;系统产量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650

年卷期: 2024 年 42 卷 001 期

页码: 39-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相同带宽条件下不同玉米花生种植行比对花生光合特性和系统产量的影响,为构建适宜行比的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以玉米花生带状间作系统为对象,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间作(3.6 m的总带宽,行比分别为2:6、4:4、6:2),研究不同行比对间作花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参数、产量构成和玉米花生系统产量的影响.[结果]3种间作模式的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均小于单作,其中2:6种植模式在花生生育后期的叶面积指数较4:4和6:2分别提高30.07%和44.19%,等带宽间作体系下相对较少的玉米行比可以增加间作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保持花生叶片较高的光合能力,从而获得产量优势.间作显著降低了玉米的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以及花生的单株饱果数和百果重,系统产量以2行玉米6行花生的种植模式最高,为13 749.9 kg/hm2,3种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且综合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结论]在玉米花生等带宽间作模式下,花生行比的增加缓解了玉米的荫蔽效应,改善了花生的光合能力,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稳粮增油、均衡生产.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水平下花生品种的耐瘠性及光合特性研究. 陈志德,刘瑞显,沈一,刘永惠,沈悦,王晓军. 2018

[2]二氢卟吩铁对花针期干旱及复水后花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嘉敏,刘瑞显,张国伟,李佳男,杨长琴,王飞兵,束红梅,陈新红. 2023

[3]杂交稻两优E32在越南高产制种技术. 顾根宝,范同广,郭军,冯文春,顾闽峰,祖艳侠,吴永成. 2004

[4]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汪波,季桦. 2013

[5]生境管理在茶树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 李荣林,胡振民,杨亦扬,李欢,万青,杨译,李全华,蒋川花. 2019

[6]玉米多元种植模式的应用现状. 孔令杰,郑飞,陈艳萍,赵文明,袁建华. 2020

[7]江苏泰州幼龄梨树-芋头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钱巍,冯翠,顾海龙,王显,冯亚明,陈应柳. 2021

[8]油菜与鹰嘴豆、羽扇豆间作对P、Fe、Zn养分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 岳骞,纪正青,盛婧,许乃霞,朱普平,王鑫,宗焦,郭智,李庆魁,朱曦. 2023

[9]间套作防治作物土传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曹云,马艳. 2015

[10]桃不同叶位光合特性研究. 陈晓强,姜卫兵,俞明亮,马瑞娟,郭洪. 2007

[11]窄叶桃叶片秋季光合特性初探. 张斌斌,马瑞娟,沈志军,蔡志翔. 2011

[12]窄叶桃与普通叶片桃杂交子代(F1)光合特性评价及单株优选研究. 张斌斌,俞明亮,许建兰,张妤艳,宋宏峰. 2011

[13]淹水胁迫下2个李砧木品种光合特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张斌斌,许建兰,蔡志翔,马瑞娟. 2013

[14]遮阴对不同梨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SHENG Bao-long,盛宝龙,CHANG You-hong,常有宏,JIANG Wei-bing. 2012

[15]紫金糯的温光特性研究. 李林,沙国栋. 1988

[16]灌浆结实期高温胁迫对糯玉米子粒产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沈鑫,蔡雪梅,陆卫平,陆大雷. 2014

[17]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系紫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龚秋,王欣,后猛,唐维,张允刚,刘亚菊,李强,马代夫. 2015

[18]‘苏薹1号’菜心田间光合特性的研究. 佘旭东,蒋明敏,何玲莉. 2017

[19]八种矮化中间砧对“礼泉富士”苹果幼树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林,杨峰,樊继德,李刚波,陆信娟,李勇. 2016

[20]光强对金银花药材性状、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刘新,王梦皎,李一鸣,房海灵,亓希武,于盱,梁呈元.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