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氮素梯度下硅钾互作对寒地粳稻倒伏抗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兵 1 ; 肖明纲 1 ; 迟立勇 1 ; 李明贤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氮钾硅肥;抗倒伏;茎秆结构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6 年 05 期

页码: 34-40

摘要: 为在龙江地区粳稻生产中科学合理用肥,降低水稻的倒伏风险,以龙庆稻1号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氮肥施入梯度下,研究硅钾肥共同作用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结构特征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钾元素单独作用时,钾肥施入量与茎秆I1、I2、I3节间抗折力呈正相关,钾肥施入量为150kg·hm~(-2)时(N1K2),钾元素利用率最高,I1、I2、I3节间抗折力较对照(N1K0)分别提高9.86%、10.14%、13.24%,当硅元素单独作用时,硅肥施入量与I1、I2茎秆节间抗折力呈显著正相关,对I3节间影响不显著,当硅肥施入量为150kg·hm~(~(-2))时(N1S3),对I1、I2节间抗折力提升最为显著,分别较对照(N1S0)提高15.26%、19.69%。氮钾硅肥共同作用时,当氮肥施入量为100kg·hm~(-2),N1K3S1的硅钾元素利用率最高,I1、I2节间抗折力较对照分别提高13.43%、26.27%,当氮肥施入量为200、250kg·hm~(-2),N2K1S3和N3K1S3的硅钾元素利用率最高,I1、I2节间抗折力较对照分别提高10.72%、12.20%、16.76%、10.43%。

  • 相关文献

[1]水稻抗倒伏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王士强,顾春梅,陈淑洁,王丽萍,赵黎明,赵海红. 2009

[2]直立穗型基因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董丹,陈书强,刘柏林,王嘉宇,徐正进. 2009

[3]水稻新品种龙稻102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王彤彤,孙世臣,白良明,丁国华,曹良子,周劲松,夏天舒,段孟越. 2019

[4]优质抗倒伏水稻新品种龙桦3特性及抗倒性状分析. 邱磊,李艳欣,张校晗,魏海峰,段佑强,戴立国. 2023

[5]水稻抗倒伏育种研究进展. 刘伟. 2015

[6]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龙粳143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周明旭,胡月婷,张云江,王继馨,马文东,李大林,杨庆,吕彬. 2020

[7]利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选育抗倒伏、高食味品质的水稻新种质. 高洪儒,赵北平,肖明纲,孙中义,张擘. 2024

[8]寒地水稻抗倒伏品种筛选. 刘伟. 2014

[9]WHE生物制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艳杰. 2020

[10]优质抗穗发芽春小麦新品种克春19号. 刘宁涛,邵立刚,车京玉,李长辉,王岩,马勇,高凤梅,张起昌,邹东月,田超,王志坤. 2020

[11]优质抗倒小麦品种克春19配套栽培措施研究. 刘宁涛,邵立刚,车京玉,马勇,张起昌,邹东月,田超,尹雪巍. 2020

[12]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宋英博. 2023

[13]硅肥在五常稻花香水稻上的应用试验研究. 周维,郝小雨,曹黎颖. 2020

[14]适合大垄窄行密植栽培的大豆新品系筛选. 姜成喜,陈维元,吕德昌,付亚书,景玉良,田喜梅,付春旭. 2001

[15]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合粳1号的选育. 付久才,张荣昌,王成,马瑞. 2009

[16]玉米新品种合玉29的选育. 靳晓春,夏永伟,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姚亮亮,李如来. 2018

[17]三江平原地医籽粒机收玉米品种的选择. 宋英博. 2022

[18]氮肥-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春玉米植株形态及产量的互作效应研究. 张倩,张明才,刘明,谭伟明,肖佳雷,来永才,李召虎,段留生. 2014

[19]玉米品种合玉3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靳晓春,夏永伟,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姚亮亮,于洋. 2018

[20]黑龙江省黑河地区玉米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 张崎峰,李金良.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