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熊毅俊 1 ; 刘建峰 1 ; 何秀古 1 ; 晏育伟 1 ; 邵卓 1 ; 林悦欣 1 ; 禹绍国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院地合作;乡村振兴战略;协同创新;科技下乡;人才振兴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0 年 47 卷 012 期
页码: 237-2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广东农业科技在城乡、区域发展上的不平衡十分突出,尤其是农村科技资源和高层次人才极度匮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短板.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地合作"为例,介绍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推动科技下沉的主要做法和主要路径.提出"走出去,找事干",以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协同创新、全链服务为工作方法,开辟科技下沉多条渠道,确保科技人员不仅"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而且大有作为.通过构建院地企、省市县联动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使科技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带来了地方农业科技资源的盘活利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的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必须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聚焦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凝聚多方力量,才能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作用.
- 相关文献
[1]畜牧兽医领域的院地合作和院企合作模式探讨---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湛江分院为例. 黄元,吴彩艳,庞冰,卢爵广,陈敏忠,黄胜,邓铭光. 2020
[2]院地合作对地方农业科技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湛江分院为例. 周陈平,任德珠,邓铭光,李育军,骆浩文,冯恩友,梁土寿. 2021
[3]广东省农科院院地合作模式分析——以韶关分院为例. 王芬,曹阳,马力. 2019
[4]院地合作:践行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佛山分院院地合作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王佳友,梁镜财,李湘妮,曹健,方伟,李强,段洪洋,何裕志,江彪,徐扬. 2018
[5]以农业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的院地合作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揭阳分院为例. 张琪,胡蝶,邝哲师. 2023
[6]院地合作推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揭阳分院为例. 栾鑫,陈建松,王润风,邝哲师. 2024
[7]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支撑县域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东源县"院县合作"为例. 刘建峰,熊毅俊,林悦欣,宫晓波,晏育伟. 2020
[8]新常态下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熊毅俊,刘建峰,李春雨. 2020
[9]审计监管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曾丹.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覆盖处理对菠萝园土壤代谢物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传和;贺涵;邵雪花;何秀古
关键词:覆盖;菠萝;土壤理化性状;代谢物;细菌群落结构
-
广东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作者:熊毅俊;晏育伟;程俊峰;雷百战
关键词: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创新链;社会化服务;乡村振兴;广东
-
菠萝不同品种对低温胁迫响应差异的生理代谢机制
作者:刘传和;贺涵;何秀古;陈鑫;刘开;邵雪花;赖多;秦健;庄庆礼;匡石滋;肖维强
关键词:菠萝;耐寒性;不同品种;植物激素;差异代谢物
-
壮果催熟对菠萝果实品质及激素的影响
作者:刘传和;贺涵;何秀古;赖秋勤;刘开;邵雪花;赖多;梁建新;林伟
关键词:菠萝;壮果;催熟;品质;激素
-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金颖农科孵化器的实证研究
作者:周星星;曾国平;刘建峰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
-
菠萝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作者:刘传和;贺涵;何秀古;刘开;邵雪花;赖多;林伟;林望达;匡石滋;肖维强
关键词:菠萝;连作;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群落丰度
-
我国菠萝品种结构与新品种自主选育推广
作者:刘传和;贺涵;何秀古;邵雪花;赖多;匡石滋;肖维强
关键词:菠萝;品种结构;新品种;自主选育;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