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养分配比对高粱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佩佩 1 ; 刘鹏 ; 刘佳琪 1 ; 王劲松 2 ; 武爱莲 2 ; 董二伟 2 ; 丁玉川 2 ; 焦晓燕 2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养分配比;根系生长;养分吸收;养分运转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7 年 25 卷 11 期

页码: 1643-16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高粱养分吸收和根系生长对氮、磷、钾胁迫的响应,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在高粱/玉米轮作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养分配比NPK、PK、NK、NP、CK对高粱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相比,长期不施氮肥(PK)条件下高粱总根长增加18.29%,总根体积降低26.52%,且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直径小于0.5 mm细根所占比例显著增加。不施磷肥(NK)显著抑制了高粱根系生长,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分别降低24.03%、27.48%和41.29%。不施钾肥(NP)对细根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不施氮、磷、钾均降低高粱对相应养分的吸收和累积,不施氮促进了营养器官中氮和钾素向籽粒转运,不施磷或钾肥抑制了氮、磷及钾的转运。高粱对养分的吸收、积累和转运与根系形态有关,不同养分积累与运转与根系形态关系表现不尽相同:氮素、钾素积累和转运与根系形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氮素的积累和转运与植株生物量和产量的相关性大于磷素和钾素。综上,高粱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对氮、磷及钾胁迫响应不同,该研究可为不同养分瘠薄地高粱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晋糯3号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武爱莲,白文斌,王立革,郭珺,韩雄,柳青山. 2019

[2]不同肥力条件下施肥对粒用高粱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劲松,董二伟,武爱莲,白文斌,王媛,焦晓燕. 2019

[3]施肥对高粱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董二伟,王劲松,韩鹏远,王立革,丁玉川,焦晓燕. 2012

[4]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杨楠,董二伟,王立革,武爱莲,丁玉川,白文斌,焦晓燕. 2013

[5]不同高粱基因型对氮磷钾缺乏的生物学响应. 王成,王劲松,丁玉川,焦晓燕,董二伟,王立革,武爱莲. 2015

[6]氮磷等比与以磷定氮条件下玉米的最大施肥量研究. 褚清河,潘根兴,李典有,史海平,张旭辉. 2007

[7]不同基质对控根容器下苹果大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吕英忠,王新平,李小平. 2018

[8]耕作措施对太行山雨养生态区春玉米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冯瑞云,雷梦林,程宏,梅超,王慧杰,石红卫. 2020

[9]大豆成苗期抗旱性与根系生长的关系. 任冬莲,路贵和,刘学义. 1993

[10]起垄高度对设施土壤温度、黄瓜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立革,焦晓燕,韩雄,王劲松,董二伟,武爱莲. 2015

[11]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12]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13]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14]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15]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青山. 2004

[16]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庆军. 2004

[17]优质饲料高粱的饲喂效果及市场潜力. 李团银. 2004

[18]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平俊爱. 2004

[19]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20]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