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方法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友根 1 ; 吴连花 2 ; 何际婵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3.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

关键词: 广藿香;挥发油;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萃取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2 期

页码: 388-3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海南广藿香药材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的条件,并对2种提取方法给予比较。结果表明,影响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显著性因素是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加水量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泡时间5 h,提取时间4 h,加水量是药材的7倍,其挥发油得率为1.59%;而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显著因素是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物料粒度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是: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时间2.5 h,物料粒度40目,萃取温度为40℃,挥发油得率为2.60%,是水蒸气蒸馏法得率(1.59%)的1.64倍。

  • 相关文献

[1]脱水与冷冻干燥青胡椒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丁成翠,徐志,章程辉,牛雷. 2012

[2]超临界CO2萃取汽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糯米香茶中的挥发油. 谭乐和,尹桂豪,章程辉,刘红. 2008

[3]鸡屎藤叶中挥发油的超临界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尹桂豪,王明月,曾会才. 2009

[4]超临界CO_2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糯米香茶中的挥发油. 谭乐和,尹桂豪,章程辉,刘红. 2008

[5]广藿香功效及应用进展. 常怡雪,甘君妍,王玮哲,寇新宇,冯志攀,李普旺,杨子明,陈煜. 2019

[6]磷水平对广藿香药效成分的影响. 杨欣,卢丽兰,杨新全,张玉秀,王彩霞,符式龙,魏建和. 2020

[7]广藿香遗传基础及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吴友根,吴连花,何际婵. 2010

[8]橡胶林下栽培和露地栽培广藿香精油成分的对比研究. 庞玉新,张影波,吴敏,袁媛,于福来,陈晓鹭,胡璇. 2014

[9]正交设计优化广藿香基因组SRAP扩增体系的研究. 吴友根,郭巧生,何际婵,林尤奋. 2010

[10]广藿香内生真菌Fusarium falciforme R16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 袁怡悦,马青云,谢晴宜,吴友根,赵友兴. 2024

[11]广藿香中矿质营养分布特性的研究. 吴友根,郭巧生,林尤奋,何际婵. 2009

[12]广藿香不同栽培类型叶表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吴友根,吴连花,何际婵,林尤奋,张军锋,范春蕾. 2011

[13]抗菌肽B、D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广藿香的研究. 张家明,孙雪飘,郑学勤. 1997

[14]不同产地广藿香中重金属的分析比较. 张军锋,吴友根,吴连花,何际婵,于文辉. 2010

[15]橡胶树种子油的超临界提取及成分分析. 尹桂豪,曹建华,刘春华,李春丽,张世瑞. 2009

[16]海南黄灯笼辣椒油树脂的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优化及GC-MS分析. 刘佳,李琼,黄惠芳,周汉林,周璐丽. 2015

[17]印楝种仁粗提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林靖凌,蔡春茂,彭黎旭. 2008

[18]超临界CO_2萃取槟榔碱工艺研究. 韩志萍,黄茂芳,朱德明,李积华. 2009

[19]小花龙血树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成分分析. 黄凯,吴莉宇. 2009

[20]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槟榔中的槟榔碱. 张春江,陶海腾,吕飞杰,台建祥,王祝年.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