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露薹长度对洋葱薹产量、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仕林 1 ; 陈微 1 ; 潘美红 1 ; 李威亚 1 ; 惠林冲 1 ; 何林玉 1 ; 杨海峰 1 ;

作者机构: 1.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洋葱薹;产量;营养品质;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6-1197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3 期

页码: 121-127

摘要: 【目的】研究洋葱薹不同露薹长度对其产量、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洋葱薹的食用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洋葱薹用品种911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种植,根据洋葱薹露出的长度,分别选取距出叶口处0、5、10、20、30 cm的洋葱薹进行采样,分析不同露薹长度对洋葱薹长、薹粗、单薹鲜重、产量,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酮酸、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FRAP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随着洋葱薹的生长,薹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96 4x+22.751 0,R2=0.987 7;薹粗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35 5x+5.310 9,R2=0.985 5;单薹鲜重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844 4x+4.017 1,R2=0.993 8;产量为2 813.850~11 544.000 kg/hm2。干物质含量为10.590%~12.04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740%~14.330%,可溶性糖含量为69.530~89.160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870~1.170 mg/g,丙酮酸含量为0.065~0.089 mg/g,总酚含量为3.200~4.770 mg/g,总黄酮含量为0.344~0.557 mg/g;与露薹长度0 cm相比,露薹长度在20 cm时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丙酮酸含量分别显著增加7.930%、13.150%、33.850%(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3.260%;可溶性糖、总酚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5.250%、24.530%(P<0.05)。FRAP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在0~20 cm呈下降趋势,在20 cm处均最小。【结论】洋葱薹越短,平均隶属函数越大,综合营养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越好。但是综合考虑洋葱薹产量、食用性、营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洋葱露薹长20 cm时,为最适宜的采收时期,其产量可达11 544.000 kg/hm2

  • 相关文献

[1]托鲁巴姆嫁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绍军,孟佳丽,王夏雯,姜若勇,余翔. 2019

[2]基质栽培草莓品种比较及对产量品质影响. 吴绍军,杨年福,沈虹,孟佳丽,张黎杰,周玲玲,余翔,田福发. 2021

[3]定远县甘薯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刘明,杨晓琴,李铁鑫,曹流俭,赵鹏,张立平. 2021

[4]苏北地区黄花菜生态适应性及营养品质比较. 周玲玲,张黎杰,余翔,徐娇. 2020

[5]不同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宇,樊小雪,徐刚,杨亚娜,李亚灵,孙艳军. 2019

[6]不同氮肥与密度水平对鲜食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明,李洪民,张爱君,陈晓光,靳容,蒋薇,唐忠厚. 2020

[7]不同菜用甘薯新品种在南京地区的种植表现. 曾燕楠,赵韩伟,纪洪亭,王庆南,程润东,王勇,王士红,赵荷娟. 2022

[8]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无土栽培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彭天沁,徐刚,高文瑞,李德翠,孙艳军,韩冰. 2014

[9]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黄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冰,郭世荣,贺超兴,闫妍,于贤昌. 2012

[10]盐胁迫诱导草莓根尖细胞抗氧化活性与过氧化伤害. 王纪忠,孙玉东,陈伯清,潘国庆,赵剑锋,高军,任旭琴. 2014

[11]象草不同株系对短日照的敏感性及种间杂交研究. 丁成龙,顾洪如,许能祥,张建丽. 2009

[12]气调贮藏对金针菜外观色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马佳佳,王毓宁,隋思瑶,陆皓茜,吴彤东,李鹏霞. 2017

[13]西洋南瓜选育初报. 秦文斌,黄海溶,涂安君,戴忠良,张振超. 2015

[14]南方冬麦区主要小麦品种品质分析初报. 马兆祉,钱存鸣,葛永福,陈志德,盛培英,王肇慈,袁建. 1989

[15]不同品种洋葱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杨海峰,陈微,惠林冲,郇国磊,李威亚,何林玉,陈振泰,缪美华,潘美红. 2020

[16]江苏裸大麦品种农艺及营养品质性状分析. 李赢,刘海翠,石晓旭,韩笑,刘建,魏亚凤. 2022

[17]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宋波,徐海,樊小雪,陈龙正,袁希汉. 2017

[18]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部分营养成分的积累. 王康君,郭明明,孙中伟,张广旭,陈凤,李强,樊继伟. 2019

[19]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和茶叶营养品质的影响. 刘腾飞,董明辉,张丽,顾俊荣,张国芹,钱辉. 2017

[20]油蔬两用型油菜不同采摘期下油菜薹的品质变化研究. 孙灵湘,孙华,王毓宁,张建栋,黄萌.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