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非组培转化法获得转基因植株及其Basta耐受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建中 1 ; 孙毅 1 ; 郝曜山 1 ; 王亦学 1 ; 王长彪 1 ; 王铭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Basta;非组培转化法;耐受性;转化率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02 期

页码: 231-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玉米‘昌7-2’、大豆‘晋遗19’和高粱‘晋粱5号’的种子为受体,质粒pCAMBAR.CHI.11为供体,采用非组培转化法导入bar基因。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证明,‘昌7-2’、‘晋遗19’和‘晋粱5号’的划胚种子都获得了转化植株,转化率均在5%以上,未划胚种子的转化率为0。共培养液中加入浓度为2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AS)能使玉米种子转化率比对照提高8倍,赋予300W强度的超声波处理,转化率可再提高60%。划胚处理对种子的出苗率影响较大,为17%左右。划胚种子于实验室条件下的Basta耐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对Basta的耐受性存在差异,玉米、大豆和高粱转bar基因植株的Basta耐受临界值分别为0.15%、0.1%和0.05%,Basta处理后的幼苗成活率在各作物间差异不大。田间喷雾Basta溶液结果证明,按Basta耐受性大小排列顺序为高粱<大豆<玉米,但按对Basta敏感性的排序为大豆<高粱<玉米。不同生育期喷雾除草剂的实验结果(T2)证明,在生育期后期作物植株对除草剂的敏感性比前期有所降低,生长前期喷雾后玉米、大豆和高粱的苗存活率分别为57%、49%和52%,生长后期喷雾后苗存活率分别为77%、70%和73%,但各个群体的PCR扩增阳性结果率均在80%以上,证明存活率差异是由植株对除草剂耐受性和敏感性的差异引起的。多代转基因植株的检测结果证明目的基因可稳定遗传。

  • 相关文献

[1]乙酰丁香酮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的作用. 董喜才,杜建中,王安乐,魏国英,陈朝辉. 2011

[2]一株耐铅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张敏,郜春花,李建华,卢晋晶,靳东升,刘靓,郜雅静. 2018

[3]转G10aroA基因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性. 孙璇,马燕斌,张树伟,王新胜,吴霞,李燕娥. 2015

[4]转GlOaroA基因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性. 孙璇,马燕斌,张树伟,王新胜,吴霞,李燕娥.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