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β-胡萝卜素含量相关AFLP分子标记的开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靳容 1 ; 后猛 1 ; 马代夫 1 ; 谢世清 2 ; 李强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2.云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甘薯;β-胡萝卜素含量;AFLP分子标记;Logistic回归模型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2 期

页码: 266-2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提高高β-胡萝卜素食用型甘薯品种的选育效果,本试验利用徐薯25(低胡萝卜素品种)和徐22-5(高胡萝卜素品系)及其杂交F1代分离群体,开发与甘薯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相关的AFLP分子标记。采用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法(P<0.05)引入AFLP标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41个甘薯杂交后代是否符合根据β-胡萝卜素含量高低进行的表型分组,并利用5个高胡萝卜素含量和5个低胡萝卜素含量甘薯品种(系)验证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可靠性。检测结果显示,41个杂交后代中仅有2个供试材料不符合预期分组,准确率高达95.1%,10个验证材料完全符合预期分组。表明在甘薯生长发育早期,可以通过该模型对高β-胡萝卜素性状进行辅助选择。

  • 相关文献

[1]甘薯β-胡萝卜素和干物质积累动态及相关分析(英文). 马佩勇,贾赵东,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2014

[2]‘徐薯25’与‘徐22-5’正反交后代薯块品质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2

[3]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NING Yun-wang,宁运旺. 2012

[4]甘薯抗病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李洪民,邢继英,马代夫,谢逸萍,李秀英. 2005

[5]甘薯高淀粉育种研究. 李洪民,马代夫,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2003

[6]甘薯F1代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及遗传趋势探讨. 谢逸萍,马飞,李洪民,李秀英,李强,马代夫,许士礼. 2005

[7]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刘庆昌,马代夫. 2005

[8]高抗茎线虫病高淀粉育种材料的鉴定和利用. 李秀英,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李强,周忠. 2005

[9]甘薯茎尖离体培养配方中不同激素效应的研究. 唐君,赵冬兰,张允刚. 2005

[10]甘薯育种与甘薯产业发展. 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平,李强. 2005

[11]甘薯抗甘薯茎线虫病品种资源鉴定. 徐振,赵永强,孙厚俊,陈晓宇,谢逸萍. 2011

[12]钙镁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Ma Hong-bo,马洪波,Ning Yun-wang,宁运旺,Xu Xian-ju. 2014

[13]不同水分条件下甘薯干物质累积及分配格局研究. 张辉,朱绿丹,宁运旺,张永春. 2014

[14]氮肥施用对甘薯源库关系建立、发展和平衡的影响. Ning Yun-wang,宁运旺. 2014

[15]甘薯抗茎线虫病亲本资源的筛选和利用. 李秀英,李洪民,马代夫,谢逸萍,王毅,房伯平,李强. 2000

[16]DTOPSIS法在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初探. 曹荣祥,戎新祥,庞廷峰,童晓利,王庆南,赵何娟. 1999

[17]外引甘薯高淀粉亲本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谢逸萍,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李强. 2001

[18]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 钮福祥,华希新,郭小丁,邬景禹,李洪民,丁成伟. 1996

[19]菜用甘薯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王庆南,戎新祥,赵荷娟,徐生. 2003

[20]甘薯DUS测试标准制定及新品种保护. 李强,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