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两个人工雌核发育系鲢近交F_1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桂蓉 1 ; 严安生 2 ; 邹桂伟 1 ; 罗相忠 1 ; 黄峰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雌核发育;鲢;近交子一代;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05 年 29 卷 02 期

页码: 1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RAPD技术对两个人工雌核发育系鲢近交F1遗传距离、遗传相似度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用普通鲢和鲤作对照。结果表明:GSC Ⅰ、Ⅱ系近交F1系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972 2、0.980 7,高于对照鲢和鲤的0.954 6、0.872 7;两系近交F1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62 9、0.052 9,低于对照鲢和鲤的0.101 8和0.213 2,表明GSC Ⅰ、Ⅱ系系内近交的F1保持了较高的纯度。UPGMA和NJ系统树清晰反映了两个系近交F1与对照组个体间的相互关系。26个随机引物的RAPD扩增结果显示,5个引物OPG04、OPG17、OPP01、OPM11、OPM16可以扩增出区分两个系近交F1的特异标志带。

  • 相关文献

[1]广东1个鲮原种群体的种质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朱彩艳,叶卫,夏军红,符云,周发林,江世贵. 2005

[2]中国太湖和荷兰的中华绒螯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马春艳,陈亚瞿,张凤英. 2005

[3]长兴岛刀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春艳,刘敏,马凌波,张凤英,陈亚瞿. 2007

[4]翘嘴红鲌苏州和宜兴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建林,吴婷婷. 2007

[5]长江中游水系鲢和草鱼群体mtDNA遗传变异的研究. 张四明,汪登强,邓怀,余来宁. 2002

[6]基于COI序列的长江中上游鲢6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沙航,罗相忠,李忠,邹桂伟,梁宏伟. 2018

[7]长江上游鲢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翟东东,蔡金,喻记新,王莹,刘红艳,熊飞,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1

[8]基于微卫星分析的长丰鲢种质资源遗传监测. 罗相忠,覃维敏,梁宏伟,沙航,邹桂伟. 2022

[9]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下游鲢遗传多样性现状的分析. 罗宇婷,方弟安,周彦锋,徐东坡,彭云鑫,彭飞,张桂宁,刘凯,尤洋. 2021

[10]长江、珠江、黑龙江水系野生鲢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姬长虹,谷晶晶,毛瑞鑫,朱新平,孙效文. 2009

[11]长江水系鲢和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张四明,邓怀,汪登强,余来宁. 2001

[12]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长江中下游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朱晓东,耿波,李娇,孙效文. 2007

[13]津鲢与长江鲢遗传多样性分析. 阮瑞霞,李建林,宣云峰,陈文华,王荣泉. 2014

[14]长江下游放流鲢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张敏莹,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施炜纲. 2012

[15]鲢微卫星标记研制及其在鲢和鳙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廖梅杰,杨官品,邹桂伟,危起伟,汪登强. 2006

[16]鲢补体C7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序列分析. 蒋菁菁,李英文,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李小芳,范振华,汪登强. 2012

[17]芙蓉鲫(芙蓉鲤♀×红鲫♂)及其原始亲本间的遗传关系. 王金龙,刘臻,李传武,王冬武,曾国清,鲁双庆. 2010

[18]不同鲤鱼种间DNA遗传标记多态性. 梁利群,孙效文,石连玉,曹鼎臣. 2000

[19]柏氏鲤与荷包红鲤抗寒品系杂交子二代的RAPD分析. 高俊生,孙效文,梁利群. 2006

[20]奥利亚罗非鱼(♀)、鳜(♂)及其子代间遗传关系的研究. 杨弘,夏德全,刘蕾,吴婷婷.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