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微生物与酶对水产养殖池塘底质及有机碳的控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建忠 1 ; 吴伟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关键词: 微生物;酶;水产养殖;底质;总有机碳;控制

期刊名称: 天津农业科学

ISSN: 1006-6500

年卷期: 2015 年 21 卷 05 期

页码: 23-27

摘要: 当前我国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模式造成底质环境恶化,不利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水产养殖的底质控制和改良技术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本文在参考其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微生物和酶来转化池塘底泥和降低有机碳的含量,以有效控制集约化养殖池塘中的碳源污染。研究显示,采用0.625 mg·cm-3的用量,无论是微生物单一菌种或单一酶,其在10 d内均对底泥的TOC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微生物和酶的组合效果显著好于单一微生物或酶,其中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按1∶1∶2∶1比例的组合效果最佳,对底泥TOC的降低率高达23.8%。在温度和DO适宜的条件下,上述配方的菌酶制剂按6.75 kg·hm-2的用量,30 d内可降低池塘底泥厚度0.47 cm,底泥中有机碳含量的降低率达21.82%。研究表明,利用菌酶复合制剂对集约化养殖池塘进行处理,可减少底泥的产生量,降低有机碳的含量,减少碳排放,且菌酶复合制剂的每公顷实际使用成本仅为825元,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相关文献

[1]微生物降解孔雀石绿的研究进展. 田小丽,李绪鹏,李春生,陈胜军,薛勇,邓建朝,潘创,王悦齐. 2021

[2]气浮机对高位池养虾水质的调控效果. 朱林,车轩,刘晃,管崇武,田昌凤. 2014

[3]化学氧化剂-微生物协同作用对除草剂氟乐灵降解过程的影响. 季丽,宋超,张聪,陈家长,胡庚东,孟顺龙,范立民,裘丽萍,郑尧,刘颖,吴伟. 2017

[4]有益微生物防治虾池夜光藻的初步研究. 李卓佳,张庆,陈康德,杨莺莺. 2001

[5]东海典型港湾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分析. 王文婷,王朝晖,刘磊,康伟. 2019

[6]青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评价. 雷明丹,王朝晖,江涛. 2021

[7]培养基和放养密度对池塘底质及底栖动物的影响. 张萍,周鑫,秦伟,柏爱旭. 2014

[8]大亚湾深水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碳、氮、磷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估. 葛伟宏,王兴强,苏家齐,朱长波. 2023

[9]阳澄湖水体PI、BOD_5与TOC的相关性. 宋学宏,顾海东,邴旭文,杨彩根. 2011

[10]桑沟湾养殖海带(Sacharina japonica)碎屑降解速率及影响因素. 张义涛,张继红,杨凤,任黎华,陈洁,隋海东,姜娓娓,高振锟. 2016

[11]不同浓度的过碳酰胺对刺参生长及养殖底质环境的影响. 邵长清,高勤峰,董双林,温彬. 2017

[12]底质营养盐对菹草生长及养分分配的影响. 袁龙义,陶玲,李伟,刘贵华. 2009

[13]考洲洋底质中硫化物的含量与分布. 杨美兰,林钦,甘居利,王小平,王增焕,吕晓瑜. 2002

[14]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稚鲎对不同比例泥沙类型选择行为特征. 应紫薇,李银康,颉晓勇. 2022

[15]秦岭细鳞鲑稚鱼对底质颜色、光照强度及光色的选择行为. 张林,兰开勇,宋荣群,熊冬梅,李瑞娇,李军文,姜海波,邵俭. 2023

[16]红海湾底质硫化物的分布和变化. 甘居利,贾晓平,林钦,王增焕. 1998

[17]底质和遮蔽物在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Forslcl)种苗中间培育中的作用. 于忠利,乔振国,王建钢. 2008

[18]深圳湾底质中的硫化物. 杨美兰,陆超华. 1993

[19]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对3种不同底质的适应能力. 李俊伟,朱长波,郭永坚,颉晓勇,陈素文,张文文. 2015

[20]龙须菜对刺参生长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王肖君,孙慧玲,谭杰,高菲,燕敬平,陈爱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