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春雨 1 ; 杜久元 2 ; 白斌 2 ; 申三宝 3 ; 张礼军 2 ; 柴强 1 ; 黃高宝 1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推广示范基地
3.清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全膜覆土;全生育期;穴播;平作;冬小麦;器官含水率;千粒重;产量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4 年 28 卷 10 期
页码: 1910-19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8—2010年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全膜全生育期覆土穴播平作栽培技术(简称M)对冬小麦叶片、秆鞘(节秆和叶鞘)、颖壳(颖壳和穗轴)、整株与籽粒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含水率动态变化,并以相应的千粒重大小来衡量水分消耗的效应,目的在于揭示水分在不同器官内的分布、流动和消长规律,为该技术在旱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参考。设计M和露地(CK)、10粒/穴密度(相当于267.75kg·hm-2的播种量)、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的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M能够显著(P<0.01)增加各器官水分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内总体水分含量显著高于CK;返青至完熟阶段,M叶片、秆鞘、整株的平均含水率分别显著(P<0.05)高于CK处理4.76%、3.0%、4.76%;扬花至灌浆,M处理的籽粒与颖壳平均含水率显著高于CK 3.33%(P<0.05)与6.12%(P<0.01)。CK千粒重略高(P>0.05)于M处理0.29%~2.73%,但在群体和穗粒数上显著(P<0.01)比M低16.69%~35.11%与4.03%~5.11%,从而影响了最终产量的提高,显著(P<0.01)低于M 29.87%~34.73%。M处理能够满足较高的公顷穗数和穗粒数生长发育要求,从而通过大群体和高的籽粒产量获得高产,也是M供给、调配、协调不同生育阶段植株、不同部位水分能力的体现。相关性分析表明,M显著地影响各器官的水分分布和流动关系,叶片与整株的含水率同步性最高。同时,M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群体营养器官冗余导致的水分和养分偏耗与供应不足问题。本研究揭示了全膜覆土穴播平作栽培条件下冬小麦不同部位水分消长动态和规律,为该技术在不同降水区域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全膜覆土免耕穴播栽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何春雨,周祥椿,杜久元,鲁清林,张礼军,周洁,白斌,周刚. 2010
[2]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养分积累规律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许婷,张平良,郭天文,谭雪莲. 2011
[3]清水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鲁斌,鲁清林. 2016
[4]甘肃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研究综述. 李伟绮,孙建好,赵建华. 2013
[5]全膜免耕栽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何春雨,周祥椿,张礼军,杜久元,周洁,鲁清林,白斌,周刚. 2010
[6]不同冬小麦品种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比较试验. 党翼,郭天文,李尚中,侯慧芝,赵刚,王磊. 2011
[7]干旱年份陇东旱塬地膜覆盖穴播冬小麦增产效果试验研究初报. 王勇,樊庭禄,宋尚有. 1996
[8]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郭天文. 2011
[9]不同藜麦品种在东乡半干旱区的适应性表现. 黄杰,刘文瑜,杨发荣,魏玉明,杨钊,秦春林. 2022
[10]施硼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 曾骏,郭天文,张平良,李书田,刘晓伟,董博. 2019
[11]全膜覆土下施有机肥对春小麦旗叶碳氮比、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尹嘉德,侯慧芝,张绪成,王红丽,于显枫,方彦杰,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12]甘肃河西灌区饲用玉米全膜覆土高产节水栽培技术. 王国栋,刘陇生,贺春贵,葛玉彬,何振富,郝生燕. 2015
[13]全膜覆土栽培对作物的水温效应. 侯慧芝,吕军峰,郭天文,张平良,张国平. 2012
[14]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小麦蓄水保墒效应研究. 鲁清林,柴守玺,张礼军,杨发荣,周洁. 2013
[15]穴播地膜小麦示范推广中心注意的问题. 李宗谦. 1997
[16]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鲁清林. 2013
[17]旱地地膜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王勇. 2003
[18]大豆种质资源不同生育时期抗旱性鉴定评价. 王兴荣,刘章雄,张彦军,李玥,李永生,苟作旺,祁旭升,邱丽娟. 2021
[19]山西糜子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英文). 王海岗,陈凌,王君杰,曹晓宁,董俊丽,王纶,杨天育,乔治军. 2015
[20]20份山西糜子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 王海岗,陈凌,王君杰,曹晓宁,董俊丽,王纶,杨天育,乔治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国际小麦种质抗条锈性监测与评价
作者:汪恒兴;张礼军;周刚;周洁;张文涛;白玉龙;白斌;杨芳萍;郭莹;鲁清林;王小兵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评价
-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菌源区;基因聚合;持久抗性;分子标记
-
糜子种质资源淀粉含量与Waxy基因等位变异分析
作者:王红梅;董孔军;何继红;白斌;刘天鹏;任瑞玉;刘新星
关键词:糜子;直链淀粉含量;WAXY基因;基因分型;等位变异
-
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引种鉴定及特性分析
作者:郭莹;杨芳萍;李鸿满;杜久元;虎梦霞;宋小霞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T-133;选育;产量;栽培技术
-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杨芳萍;曹世勤;郭莹;杜久元;鲁清林;吕迎春;白斌;周刚;张文涛;马瑞;何瑞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连锁和关联分析;测序技术;育种应用
-
甘肃冬小麦品种(系)面粉品质性状相关基因分析
作者:杜晓霖;何瑞;展宗冰;刘风;白斌
关键词:冬小麦;麦谷蛋白亚基;面粉色泽;籽粒硬度;基因;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