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龚光禄 1 ; 杨通静 1 ; 刘宏宇 1 ; 黄万兵 1 ; 尚念杰 1 ; 胡腾文 1 ; 黄晓润 1 ; 卢颖颖 1 ; 刘倾城 1 ; 桂阳 1 ; 朱国胜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红托竹荪;系统选育;品种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0 期
页码: 95-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黔荪yzs020’是从贵州织金县苦竹林采集的野生红托竹荪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和系统选育获得。清香、群生、高12~20 cm;菌盖钟形、凹陷形成网格、网格较浅;孢子少,幼时棕绿色、成熟后黑色,椭圆形、表面有凹陷;菌裙占整株高50%~60%,上部褶皱多,中部较厚,下部裙摆大;菌柄棒状、顶部略小、肉质由3层不规则网孔构成,直径3~5 cm,长10~18 cm;菌托薄,质量占整株40%~50%,粉红色,受到强光、雨水冲洗变为紫或紫蓝色。适宜贵州中低海拔区域覆土种植,鲜品产量150~160 g·袋-1。
- 相关文献
[1]香菇新品种'蓝梦1号'. 龚光禄,刘宏宇,杨通静,王思丽,胡腾文,陈孟谈,刘倾城,黄万兵,卢颖颖,尚念杰,黄晓润,桂阳,朱国胜. 2023
[2]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托竹荪菌丝总糖超声检测工艺. 龚光禄,桂阳,卢颖颖,朱国胜. 2016
[3]18个贵州红托竹荪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卢颖颖,桂阳,龚光禄,魏善元,朱国胜. 2014
[4]红托竹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龚光禄,桂阳,卢颖颖,朱国胜. 2015
[5]菌草代料栽培"织金竹荪2#"性状及营养分析. 田浩原,徐彦军,杨彝华,李娇,李启华. 2020
[6]红托竹荪优良菌株筛选研究. 龚光禄,桂阳,黄万兵,杨通静,卢颖颖,刘宏宇,郎柳录,朱国胜. 2020
[7]红托竹荪资源收集与生态分布特征. 龚光禄,杨通静,桂阳,黄万兵,卢颖颖,刘宏宇,黄晓润,朱国胜. 2020
[8]贵州岩溶地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Cd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桂华,王德美,秦松,柴冠群,罗沐欣键,范成五. 2023
[9]硅钙钾镁肥对红托竹荪镉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德美,秦松,范成五,杨念龙,刘桂华. 2022
[10]红托竹荪腐烂病初探. 卢颖颖,桂阳,陈娅娅,曾令祥,朱国胜. 2018
[11]5种不同处理对鲜红托竹荪贮藏保鲜品质的影响. 黄成运,刘宏宇,桂阳,卢颖颖,李岩,朱国胜,石汉英. 2023
[12]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郑秀艳,陈曦,何扬波,黄磊. 2024
[13]层栽红托竹荪重金属污染特征. 程志飞,杨珍. 2022
[14]红托竹荪腐烂病发生规律初步调查. 卢颖颖,桂阳,陈娅娅,曾令祥,朱国胜. 2018
[15]红托竹荪矿质元素和氨基酸需求特性研究. 欧胜平,桂阳,黄万兵,龚光禄,刘宏宇,朱国胜. 2022
[16]不同分离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的复壮效果. 黄晓润,黄万兵,刘倾城,卢颖颖,朱国胜,桂阳. 2022
[17]我国竹荪产业现状与红托竹荪菌包脱袋覆土栽培技术. 龚光禄,杨通静,桂阳,黄万兵,卢颖颖,刘宏宇,黄晓润,朱国胜. 2022
[18]红托竹荪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卢颖颖,黄万兵,刘宏宇,桂阳,朱国胜. 2023
[19]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技术. 王沁,吴立萍,张邦喜,陈旭. 2024
[20]保藏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低温保藏效果的影响. 黄晓润,黄万兵,刘倾城,刘宏宇,桂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野生羊肚菌的挥发性物质及香气品质分析
作者:罗凯;吕金丽;吴迪;吕树鸣;罗开源;张冬莲;汪志威;李秀亚;李伟;焦仁军;桂阳
关键词:羊肚菌;香气品质;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法;相对气味活度值;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贵州省威宁县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及鉴定研究
作者:李彪;尚念杰;黄万兵;张三访;黄晓润;杨通静;刘倾城;刘宏宇;卢颖颖;朱国胜;桂阳
关键词:大型真菌;优势属;食用菌;药用菌
-
保藏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低温保藏效果的影响
作者:黄晓润;黄万兵;刘倾城;刘宏宇;桂阳
关键词:红托竹荪;保藏方法;低温保藏;生长速度
-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连作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
作者:兰子叶;桂阳;朱国胜;李彪;刘宏宇;黄万兵;杨通静;龚光禄
关键词:红托竹荪;连作障碍;土壤改良
-
基质含水量对红托竹荪菌丝体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作者:马宏宇;朱国胜;桂阳;刘宏宇;文晓鹏
关键词:红托竹荪;干旱胁迫;生理响应
-
光照对工厂化秀珍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卢颖颖;李嘉懿;彭强;牛贞福;徐海峰;任鹏飞
关键词:秀珍菇;光照;工厂化
-
新古尼异虫草培养及子实体成分分析
作者:林群英;龚光禄;李传华;吴亮亮;邓春英
关键词:新古尼异虫草;古尼虫草;生物学特性;人工驯化;成分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