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丰华占和粤香占对水肥互作的产量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樊小林 1 ; 梁新松 1 ; 周少川 2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肥料与平衡施肥研究室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分管理;施肥量;肥料种类;品种;交互作用;产量效应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782

年卷期: 2005 年 33 卷 11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常规水作(P)和覆草旱作(M)、肥料种类、肥料用量(高量,HD;低量,LD)及其 交互作用对丰华占和粤香占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种类对早稻、晚稻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基肥1次 施用芭田包膜控释肥(BT)和华南农大控释肥料(AgroBB)的产量与分3次施用尿素(Urea)的相同。早稻尿素处 理,M的产量>P的产量,两种控释肥均表现为P的产量>M的产量;晚稻均是P的产量>M的产量。晚稻覆草旱 作Urea,BT,AgroBB处理较常规水作的相应肥料处理分别减产17.6%,21.5%和12.1%。早、晚稻水作BT和 AgroBB的效果优于旱作,旱作下晚稻的效果优于早稻,两种控释肥料间AgroBB的效果优于BT。施N量150 kg/hm2的产量显著大于225 kg/hm2。早稻LD的产量较HD高4.6%-7.2%,晚稻的高7.1%-9.7%。早晚稻 尿素处理LD的增产率最大,BT和AgroBB的无显著差异。早稻、晚稻各种肥料处理下,丰华占和粤香占的产量均 无明显差异。除AgroBB处理早稻的水分管理X施肥量X品种,及晚稻的水分管理X施肥量、施肥量X品种的交互 作用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外,其余的肥料,施肥量、水分管理、品种间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试验中 施用尿素和BT的稳产性差,而AgroBB具有稳产效果。在珠江三角洲栽培丰华占,建议早稻采用浅灌和利用降雨, 结合稻草覆盖的水分管理措施,每公顷施用150 kg N(尿素),并按基肥40%,分蘖初期30%和分蘖末期30%分 配。晚稻可采用同样的施肥量和分配原则,但建议在孕穗期和抽穗期采用常规水作以获得最大产量。

  • 相关文献

[1]水肥一体化技术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园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史芳源,刘嘉裕,唐颢. 2024

[2]调理剂耦合水分管理对双季稻镉和铅累积的阻控效应. 李林峰,王艳红,李义纯,唐明灯,李奇,艾绍英. 2022

[3]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华南双季超级稻群体生长及物质生产特征. 张彬,黄庆,刘怀珍,陆秀明,李康活,李惠芬,邹积祥. 2013

[4]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添加丛枝菌根真菌对水稻镉吸收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许杨贵,涂玉婷,彭智平,彭一平,李珠娴,梁健仪,黄继川. 2024

[5]石灰性褐土中磷锌交互作用及磷对锌吸附-解吸的影响. 刘忠珍,介晓磊,刘世亮,刘芳,化党领,崔海燕,王代长. 2010

[6]饲粮钙、非植酸磷水平对29~56日龄慢速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性状的影响. 王一冰,王薇薇,张盛,苟钟勇,李龙,林厦菁,范秋丽,叶金玲,蒋守群. 2020

[7]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其驱动因素辨析. 方伟,田璞玉,王佳友. 2025

[8]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华南双季超级稻群体生长及物质生产特征. 张彬,黄庆,刘怀珍,陆秀明,李康活,李惠芬,邹积祥. 2013

[9]粤东沿海双季水稻施肥减量对冬种马铃薯的影响. 李小波,索海翠,安康,王丽,刘晓津. 2017

[10]不同肥料及其施用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赵明,邹元强,唐拴虎. 2020

[11]桂林稻作区水稻控释肥适宜用量研究. 周宾,廖云云,陈辉云,唐拴虎. 2008

[12]水稻控释肥应用优化研究. 李伯欣,游奕来,甘道建,周柏权,唐拴虎,黄旭. 2008

[13]不同类型土壤种植烤烟的氮磷钾适宜用量试验初报. 李淑玲,谭铭喜,陈俊标,罗战勇,李红星,黄日伟. 2007

[14]定安县稻作区水稻控释肥合理施用研究. 陈天钦,吕烈武,唐拴虎,吴育富,杨少妮,张润,朱宏. 2008

[15]减少荔枝果园肥料使用量的薄膜覆盖试验. 李志强,袁沛元,邱燕萍,李建光,凡超. 2014

[16]荔枝特优新品种——红绣球. 邱燕萍,梁炳均,韩光平,李志强,易干军,欧良喜,袁沛元,向旭,陈洁珍,李剑书,陈衬喜. 2006

[17]不同品种肉鸡肌肉品质的分析研究. 舒鼎铭,杨纯芬,林媛媛,杨冬辉,刘定发,黄爱珍,徐斌. 2003

[18]早熟砂梨品种——“粤引早脆梨”. 林志雄,曾杨,潘建平,薛海军,邱继水,余坤. 2010

[19]2006~2007年广东省甘薯品种区试分析. 陈景益,房伯平,翟英芬,张雄坚,司徒志谋. 2008

[20]不同菠萝品种 杀菌剂和褐变抑制剂对鲜切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 窦同心,孟祥春,张爱玉,张昭其.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