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发明 1 ; 徐艳荣 1 ; 仲义 1 ; 代秀云 1 ; 焦仁海 1 ; 刘兴贰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杂交种
期刊名称: 农业与技术
ISSN: 1671-962X
年卷期: 2013 年 04 期
页码: 102-103
摘要: 玉米优良自交系444在春玉米区已应用20多年,选育品种之多、使用时间长、推广面积大、应用价值高、具有中国育种特色。其中四单19(444×MO17)通过黑审(1992)、吉审(1993)、蒙审(1994)、国审(1996)以后,连续30a推广面积居全国前10位,累计推广面积946万hm2;玉米自交系444改良研究也取得明显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用444及其衍生系作亲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有60多个,通过吉林、辽宁、内蒙、黑龙江等省和国家的审定。推广面积之大,是国内自选系中少有的,它为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 相关文献
[1]Lancaster类群及其衍生系对吉林省玉米育种的影响. 徐艳荣,刘兴贰,孙发明,焦仁海,曹宏丽. 2006
[2]转GFM CrylA基因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抗螟性鉴定. 袁英,李晓辉,孔祥梅,姜志磊,林春晶,李葱葱,刘娜,孙传波,刘德璞. 2008
[3]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444的选育与推广. 孙发明,于明彦,文贞顺. 2005
[4]论Mo17及其衍生系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徐艳荣,刘兴贰,孙发明,焦仁海. 2006
[5]78599选系及其衍生系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的影响. 孙发明,岳尧海,焦仁海,刘兴贰,徐艳荣. 2008
[6]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抗茎腐病鉴定. 贾曦,王璐,刘振林,穆春华,丁照华,殷复伟. 2017
[7]7个旅大红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评价. 彭雷,李季竹,金明华,苏义臣,杨伟光. 2008
[8]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刘鹏,任英,闫丽娜. 2004
[9]玉米自交系耐旱性与耐瘠性相关性研究. 刘志全,沈海波,路立平,鲍树忠. 2008
[10]53份玉米循环群体选系材料的配合力分析. 高婷婷,路明,张志军,郑淑波,王敏,周旭东,王楠,杨伟光,刘文国. 2019
[11]1979~2020年我国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回顾与展望. 刘志铭,张晓龙,兰进好,李广群,刘光耀,白雯斌,王琴娣,热依兰·阿布都米吉提,王永军,杨今胜. 2021
[12]生殖生长期干旱对不同耐旱型玉米自交系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肖万欣,王延波,叶雨盛,赵海岩,刘晶,隋阳辉,王永军,贾钰莹. 2020
[13]吉林省200份骨干玉米自交系的芽、苗期耐盐碱性综合鉴评. 陆程张,张春宵,李淑芳,李万军,刘学岩,郑大浩,李晓辉. 2022
[14]对玉米早代系选育几个性状的探讨. 王树春,檀国庆,刘兴二,金明华. 1993
[15]玉米杂交种母本自交系的SSR快速鉴定技术. 王春喜,李新海,郝转芳,李晓辉,曲延英,张世煌. 2007
[16]杂交玉米制种田施肥技术的研究. 边秀芝,任军,刘慧涛,阎孝贡,郭金瑞,胡景龙. 2007
[17]基因枪共转化法获得玉米转基因植株的研究. 郭嘉,孙传波,陶蕊,李海华,孟凡梅,曲文利,郝东云,袁英. 2012
[18]玉米自交系吉D284和吉D2417的创制与应用. 蔡鑫茹,刘俊,夏远峰,仲义,吴凤新,刘兴二,桑建,焦仁海,贾立辉. 2022
[19]东北春玉米骨干自交系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研究. 袁鹰,曲喜云,王玉民,郝文媛,谭化,张光弟,刘德璞. 2005
[20]温热种质改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周小辉,岳尧海,赵万庆,金明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23份玉米自交系对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
作者:陈鸽;王敏;周德龙;刘宏伟;张志军;苏前富;卢实;焦仁海;夏远峰;徐国良;刘文国;路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性鉴定;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
-
应用低密度SNP芯片解析玉米遗传多样性
作者:高嵩;张楠;何欢;郑淑波;赵桐;周小辉;代秀云;黄威;王薪淇
关键词:玉米;SNP;类群划分;聚类分析
-
国外玉米杂交种在我国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代秀云;王薪淇;吴凤新;周小辉;何欢;岳尧海;高嵩;孟令聪;侯国生;焦仁海
关键词:玉米;国外杂交种;育种;应用
-
玉米核雄性不育系7024不育性遗传分析及不育基因初步定位
作者:刘丽滨;孔子豪;李聪;杨博皓;高树仁;孙丽芳;仲义
关键词:玉米;雄性不育;遗传分析
-
玉米HKT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孙博;张春宵;刘俊宇;焦仁海;董菁;吴松权;李晓辉
关键词:玉米;HKT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盐碱胁迫;基因表达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糯质诱导系
作者:高嵩;何欢;岳尧海;郑淑波;代秀云;王薪淇
关键词:糯玉米;糯质诱导系;诱导率;分子标记
-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吉单62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焦仁海;刘洪娟;张俊花;刘兴二;刘成元;代秀云;徐艳荣;仲义;侯宗运;蔡鑫茹;夏远峰;刘俊;吴凤新;黄威
关键词:玉米;高淀粉;新品种;吉单621;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