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秦艳红 1 ; 乔奇 1 ; 张德胜 1 ; 田雨婷 1 ; 王爽 1 ; 王永江 1 ; 张振臣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外壳蛋白;原核表达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3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85-87,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克隆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外壳蛋白(CP)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根据已报道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西非(WA)株系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SPCSV四川分离物基因组RNA2上1 902bp大小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包括部分p60基因序列、完整的p8基因和CP基因(major CP)序列及部分mCP基因(minor CP)序列。CP基因由77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57个氨基酸残基,与已发表的SPCSV WA株系Can181-9分离物相比,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48%和99.22%。将C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8kD,为SPCSV抗血清的制备及其血清学检测技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甘薯褪绿矮化病毒RNase3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秦艳红,乔奇,王爽,张德胜,王永江,田雨婷,张振臣. 2018

[2]甘薯褪绿斑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变异及其特异抗血清制备. 乔奇,秦艳红,张德胜,田雨婷,王爽,王永江,张振臣. 2014

[3]甘薯乔治亚曲叶病毒中国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分子变异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赵晓立,乔奇,王永江,侯爱芹,许君,郑文明,张振臣. 2017

[4]芝麻抗裂蒴基因SiIND1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刘艳阳,武轲,梅鸿献,杜振伟,崔承齐,江晓林,郑永战. 2020

[5]二点委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AlepOrco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田彩红,刘晓光,黄建荣,王瑛,封洪强. 2020

[6]人热休克蛋白10和鼠热休克蛋白10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原核表达. 王丽,杜晓明,王林林,史西保,藤蔓,李功权,权凯,郭军庆,张改平. 2011

[7]不同品种忍冬ANR基因克隆、表达模式及原核表达分析. 余永亮,鲁丹丹,谭政委,杨红旗,李磊,许兰杰,杨青,董薇,安素妨,郭水柱,高松,梁慧珍. 2023

[8]解淀粉芽孢杆菌YN-1抑菌蛋白Tas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杨丽荣,王正军,薛保国,刘红彦,马建岗,郑亚平. 2010

[9]绿色木霉几丁质酶基因Tvchi cDNA的克隆、原核表达与活性分析. 杨丽荣,孙虎,雷振生,赵献林,全鑫,薛保国. 2012

[10]甘薯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张业辉,秦艳红,乔奇,张德胜,田雨婷,王永江,张振臣. 2011

[11]甘薯潜隐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黄玉娜,张振臣. 2007

[12]甘薯病毒G(SPVG)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付振艳,张振臣. 2007

[13]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张盼,兰新芝,乔奇,张德胜,秦艳红,田雨婷,王爽,张振臣. 2013

[14]甘薯病毒病发生关键因素研究. 赵付枚,王爽,田雨婷,乔奇,王永江,张德胜,张振臣. 2021

[15]烟粉虱中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的快速检测技术. 张盼,宋国华,乔奇,秦艳红,张德胜,田雨婷,郑文明,张振臣. 2012

[16]烟粉虱对甘薯种薯带毒率及病毒病发生的影响. 王爽,赵付枚,田雨婷,乔奇,张德胜,王永江,张振臣. 2024

[17]烟夜蛾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组织特异性表达. 罗梅浩,蔡永萍,赵艳艳,王甜甜,郭线茹,原国辉. 2012

[18]禾谷镰刀菌降解毒素基因Tri101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闫海霞,杨丽荣,薛保国,段立清,孙虎,全鑫. 2010

[19]18个大麦品种醇溶蛋白基因的比对和序列分析(英文). 赵永英,赵献林,相志国,张丹,张玉杨,王美芳,杨红珊. 2023

[20]IBDV地方野毒株(XX株)VP2基因高变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席俊,张改平,王选年,张红,乔松林,赵绪永.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