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北温带干旱地区土壤-大气界面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程达 1 ; 孙向阳 2 ; 张林 3 ; 李志刚 4 ; 阿拉塔 5 ;

作者机构: 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4.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5.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关键词: 土壤-大气界面;CO2通量;北温带干旱地区;季节变化;日变化

期刊名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22

年卷期: 2009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32-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箱法对栗钙土、灰钙土、粗骨土和山地灰褐土4种有代表性的干旱土壤表面CO2通量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土壤(粗骨土和山地灰褐土)的通量显著大于草原土壤(栗钙土和灰钙土)。干旱区土壤表面CO2通量的平均值为230.05μmol/(m2·h),变化范围为-147.27~2319.55μmol/(m2·h)。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存在差异,粗骨土(351.82μmol/(m2·h))>山地灰褐土(347.33μmol/(m2·h))>栗钙土(193.36μmol/(m2·h))>灰钙土(162.37μmol/(m2·h))。土壤表面CO2通量存在季节变化,趋势呈"S"形。9月份最高(516.79μmol/(m2·h)),以土壤向大气释放为主;1月份最低(-7.09μmol/(m2·h)),以大气进入土壤为主;具有春夏秋冬交替规律,与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表面CO2通量稍有后滞。全天候土壤表面CO2通量呈"山峰"形变化,04:00最小(154.13μmol/(m2·h)),12:00最大(349.65μmol/(m2·h)),具有昼夜交替规律,比气候日变化稍有滞后。影响土壤表面CO2通量的环境因子有地表空气温度、土壤温度(0~10cm、10~20cm和20~30cm)、土壤含水量(0~10cm、10~20cm和20~30cm);其中,地表空气温度、土壤温度(0~10cm、10~20cm和20~30cm)和土壤含水量(0~10cm)分别与土壤表面CO2通量呈正相关关系,而10~20cm和20~30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表面CO2通量呈负相关关系,地表空气相对湿度与土壤表面CO2通量的关系不显著。大气与土壤之间的CO2存在双向转移机制,CO2不仅从土壤向大气转移,而且也从大气向土壤转移,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差异性分布,导致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土壤具有平衡大气CO2浓度的功能,是温带、寒带地区的显著特征。

  • 相关文献

[1]温带干旱地区近地层空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特征. 高程达,孙向阳,陈军,李志刚,阿拉塔. 2009

[2]不同耕作条件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 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王玉芬,智颖飙. 2014

[3]不同施肥处理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彪,赵沛义,任永峰,张鹏,高宏艳,韩云飞,杜二小,罗素菊,王宣茗. 2022

[4]敖汉细毛羊羊毛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初探. 王洪荣,冯宗慈,杜敏,任家琨. 1997

[5]短花针茅荒漠草地放牧系统微量元素季节变化及盈缺分析. 李亚奎,胡红莲,卢德勋. 2012

[6]季节变化对原料奶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红敏,赵瑞霞,萨其仍贵. 2012

[7]放牧蒙古羊瘤胃细菌随季节变化规律的研究. 范文斌,李长青,高仙灵,刘永斌. 2019

[8]中国北方放牧绵羊硒的营养状况和季节变化. 邵凯,徐桂梅,荣威恒,刘彬,余顺祥. 1997

[9]荒漠草地放牧系统常量矿物质元素季节变化及盈缺分析. 李亚奎,胡红莲,卢德勋.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