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固相微萃取结合嗅觉检测法鉴定广式腊肠活性风味物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龙卓珊 1 ; 徐玉娟 2 ; 潘思轶 1 ; 杨万根 2 ; 肖更生 2 ; 唐道邦 2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广式腊肠;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技术;风味活性化合物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0 年 31 卷 08 期

页码: 194-1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比较4种不同类型萃取纤维头的萃取效果,优化萃取温度和时间等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广式腊肠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其进行感官嗅闻评价。经过对3种代表性品牌的广式腊肠的GC-O评价,从30多种挥发性成分中鉴别出13种风味活性化合物(4种醛、8种酯和1种酮)。这些风味化合物对广式腊肠整体风味贡献很大,是广式腊肠的重要特征风味物质。

  • 相关文献

[1]广式腊肠的风味及对货架期的改善. 张岩,徐玉娟,杨万根. 2009

[2]人工神经网络在风干腊肠加工过程模拟控制中的应用. 徐亮,程镜蓉,张业辉,唐道邦,刘学铭,林耀盛,陈智毅. 2018

[3]金针菇多糖螯合钙对广式腊肠品质的影响. 许明映,程镜蓉,刘学铭,陈智毅,唐道邦. 2017

[4]广式腊肠风味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龙卓珊,徐玉娟,潘思轶,杨万根,唐道邦. 2009

[5]蔗糖添加量对风干腊肠风味物质的影响. 林耀盛,曲直,唐道邦,刘学铭,杨荣玲. 2015

[6]烘烤中广式腊肠挥发性风味成分及脂质的变化. 龙卓珊,徐玉娟,杨万根,潘思轶,唐道邦. 2010

[7]桑椹多酚对广式腊肠风味的影响. 候雨雪,刘学铭,程镜蓉,朱明军. 2022

[8]金针菇对广式腊肠品质的影响. 许明映,程镜蓉,刘学铭,陈智毅,唐道邦. 2018

[9]糯米糍荔枝香气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陈玉旭,蔡长河,曾庆孝. 2009

[10]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桑椹果醋挥发性成分. 梁贵秋,李全,吴婧婧,陆飞,肖更生. 2012

[11]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香芋南瓜果实香气物质解析. 李俊星,钟玉娟,罗剑宁,王雯雯,黄文洁,史敬芳,黄河勋. 2018

[12]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祁丹丹,王雯雯,苗爱清,庞式,马成英. 2018

[13]基于HS-SPME-GC-MS技术对凤凰单丛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史敬芳,陈栋,黄文洁,陈庄,吴华玲,张文虎,贝锦龙,晏石娟. 2016

[14]‘御金球’荔枝果肉挥发性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蒋侬辉,刘伟,袁沛元,邱燕萍,凡超,向旭. 2016

[15]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分析龙眼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张义,高蓓,徐玉娟,温婧,潘思轶,张名位. 2010

[16]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南高丛蓝莓浊汁酶解前后挥发性成分. 关小莺,温靖,徐玉娟,肖更生,吴继军,余元善,邹波. 2017

[17]SPME/GC-MS分析荔枝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徐玉娟,肖更生,廖森泰,温靖,吴继军,潘思轶,郝菊芳,张义. 2008

[18]冷冻处理对荔枝香气成分的影响. 蔡长河,陈玉旭,曾庆孝,张爱玉. 2008

[19]斯里兰卡五大区域红茶香气物质的HS-SPME/GC-MS研究. 王秋霜,乔小燕,吴华玲,操君喜,陈栋. 2016

[20]高温长时辉干工艺对广东炒青绿茶香气组分的影响. 胡蝶,陈维,马成英,方壮东,黄海英,苗爱清.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