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61份大麦种质资源对蠕孢菌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庞云星 1 ; 陈琳 2 ; 郭焕强 2 ; 郎晓威 2 ; 王科宇 2 ; 王新语 1 ; 孙丹 3 ; 冯晶 2 ; 马东方 1 ; 王凤涛 2 ; 蔺瑞明 2 ;

作者机构: 1.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2.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大麦;蠕孢菌叶斑病;种质资源;苗期抗性;成株抗性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20 年 005 期

页码: 602-6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引起的叶斑病是大麦上重要的病害叶部之一,在世界各大麦主要种植区均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3个致病力不同的蠕孢叶斑病菌株Z 12010、Z 12014和Z 13010分别对来源于中国及国外引进的61份大麦种质资源进行苗期抗蠕孢菌叶斑病鉴定,田间接种Z 12014菌株进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在所鉴定的大麦种质中未发现在苗期或成株期对叶斑病免疫的材料.苗期抗叶斑病分析发现,品种之间对3个菌株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Varunda、Legacy、Tradition、09GW-01、09GW-07、08PJ-36、09PJ-39、垦啤麦7号、垦啤麦10号、驻大麦3号、S-4和中饲麦1号等12份材料对3个菌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反应型.7份材料成株期抗Z 12014菌株,其中Legacy、蒙啤麦3号、09PJ-39、垦啤麦9号、垦啤麦11号和龙啤麦3号等6份材料具有全生育期抗性特点,品种10-3苗期对菌株Z 12014感病,而成株期抗该菌株.

  • 相关文献

[1]大麦抗蠕孢叶斑病遗传资源鉴定及主要抗病类型分析. 苟金玉,孙丹,尚佳薇,童朝阳,徐晓伟,王凤涛,冯晶,侯璐,蔺瑞明. 2024

[2]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感染SMV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分析. 栾晓燕,陈怡,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谷秀芝,李晗炜,郭顺飞,焦平兰. 2001

[3]大豆感染SMV_3后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分析. 栾晓燕,陈怡,杜维广,满为群,张桂茹,刘鑫磊. 2003

[4]不同施氮水平和方式对大麦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LIU Shuang-quan,刘双全,李玉影. 2012

[5]不同施氮水平和方式对大麦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双全,李玉影,姬景红,佟玉欣,刘晓莉,徐猛. 2012

[6]黑龙江省国外大麦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李兰芬,李绥艳. 1997

[7]小大麦远缘杂交种研究进展. 张起昌. 2010

[8]大麦资源鉴定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李兰芬. 2006

[9]大麦单倍体愈伤组织辐照效果的研究初报. 王广金. 1995

[10]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啤酒大麦的生理效应. 李艳杰. 2006

[1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啤酒大麦上的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李艳杰. 2001

[12]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大麦上的应用效果. 李泽宇. 2005

[13]大麦优异种质在黑龙江省的表现及利用. 李兰芬. 1999

[14]黑土养分释放特性及大麦吸收养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刘双全,李玉影,姬景红,佟玉欣,刘颖,韩光,张明怡,王伟. 2010

[15]大麦优异种质农艺性状鉴定和适应性分析. 张万霞,张京,孙立军,高达时,张桂珍,陈丽华,李兰芬. 2002

[16]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孙世臣,邹德堂,刘化龙,洛育,王敬国. 2007

[17]春小麦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张婧,孙婧欣,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李集临,张延明,关宇. 2017

[18]黑龙江省笃斯越橘种质资源考察与分类评价. 王明洁. 2019

[19]引进俄罗斯小麦种质资源的应用价值分析. 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赵海滨. 2019

[20]关于建立黑龙江寒地牧草种质资源档案的研究探索. 孔晓蕾.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