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铝激活苹果酸转运家族基因GmALMT8的鉴定与功能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慧 1 ; 许文静 1 ; 张红梅 1 ; 刘晓庆 1 ; 张威 1 ; 王琼 1 ; 朱月林 1 ; 陈华涛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菜用大豆;苹果酸;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4 年 25 卷 006 期

页码: 1027-10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鲜食风味是影响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其形成与有机酸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有机酸合成机制对于菜用大豆的品质改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利用大豆毛状根系统,探究与苹果酸含量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GmALMT8、GmIF7GT5和GmAP在调控苹果酸含量方面的功能,结果表明:在GmALMT8-OE毛状根中,GmALMT8基因表达量与苹果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空载对照毛状根,而GmIF7GT5和GmAP毛状根中苹果酸的含量无显著变化.鉴于已经报道的ALMT家族基因的苹果酸转运功能,推测大豆中GmALMT8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在调控苹果酸含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验证GmALMT8-OE毛状根中苹果酸含量的变化是否由GmALMT8 基因表达的改变所引起,本研究采用蘸花法在拟南芥中过表达GmALMT8基因.与阳性毛状根中苹果酸测定的结果相类似,过表达GmALMT8显著提高了 T2代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种子中的苹果酸含量,进一步证明GmALMT8的稳定表达能够提高苹果酸含量,明确GmALMT8基因在大豆中具有调控苹果酸含量的生物学功能,丰富了大豆有机酸的理论研究,对菜用大豆优质育种具有参考价值.

  • 相关文献

[1]涝渍逆境下玉米根系苹果酸代谢与耐涝性的关系. 刘晓忠,汪宗立,高煜珠. 1993

[2]棉属野生种旱地棉苏氨酸醛缩酶基因GarTHA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范昕琦,刘章伟,冯娟,徐鹏,张香桂,沈新莲. 2013

[3]番茄多梳蛋白家族基因LeEMF2的功能分析. 胡节立,杨郁文,凌溪铁,王金彦,吴婧. 2016

[4]一个受TYLCV诱导上调表达的番茄基因LeFLS2的功能分析. 刘廷利,杨玛丽,刘小双,裴延飞,赵慧娟,杨郁文,陈天子,张保龙. 2014

[5]水稻株高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的研究进展. 张云辉,张所兵,林静,汪迎节,方先文. 2014

[6]棉花钠尿肽基因GhPNP1的耐旱功能分析. 刘小双,刘廷利,袁洪波,张保龙,王荣富. 2015

[7]番茄中受TYLCV诱导上调表达基因tetraspanin3的功能分析. 裴延飞,刘廷利,连梓伊,杨郁文,陈天子,王金彦,张保龙,柳李旺. 2015

[8]春播菜用大豆品种苏奎1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顾和平,袁星星,崔晓艳,陈华涛,张红梅,陈新. 2012

[9]夏播菜用大豆品种苏豆7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新,顾和平,袁星星,崔晓艳,陈华涛,张红梅. 2012

[10]不同基因型菜用大豆品质构成因子的比较分析. CHEN Hua-tao,陈华涛,CHEN Xin,陈新,GU He-ping. 2012

[11]菜用大豆荚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及主要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陈华涛,陈新,袁星星,顾和平,张红梅,崔晓艳. 2011

[12]菜用大豆铁蛋白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陈华涛,陈新,顾和平,张红梅,袁星星,崔晓艳. 2012

[13]不同播种季节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杨加银,徐海风. 2005

[14]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海风,杨加银,程保山. 2014

[15]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的选育. 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罗伯祥. 2016

[16]早熟菜用大豆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吴春芳,姜永平,金丽华. 2007

[17]菜用大豆“楚秀”的开发与利用. 杨加银 ,徐海斌,张复宁. 2002

[18]菜用大豆品种花荚粒形成的初步研究. 杨加银. 2005

[19]菜用大豆育种目标与策略的商榷. 杨加银. 2004

[20]真空渗糖对冷冻菜用大豆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硬度的影响. 唐明霞,袁春新,陈惠,吴浩,邱海荣,徐莉,薛晨霞.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