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组培耐盐突变体筛选体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伍文文 1 ; 杨勇 2 ; 张楠 1 ; 李志彬 1 ; 罗峰 1 ; 裴忠有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市主要农作物智能育种重点实验室

2.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组织培养;耐盐;突变体筛选

期刊名称: 天津农学院学报

ISSN: 1008-5394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30-33,44

摘要: 本研究利用组培诱导突变体技术来开展水稻耐盐突变体筛选体系建立研究,为水稻育种新材料的获得提供新方法。本研究以‘日本晴’‘C418’‘C34’‘C210’四个粳稻品系为材料,利用N6+2.0mg/L2,4-D,附加4种不同NaCl浓度作为诱导培养基,进行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和突变体筛选,同时结合再生植株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升高,水稻不同品系之间的愈伤诱导率及继代存活率总体趋势呈下降状态,在150mmol/L达到最低;而愈伤组织分化率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在150 mmol/L浓度下分化率为0%;通过再生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发现该酶呈显著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脯氨酸(Pro)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综合以上结果分析认为,最佳的NaCl筛选浓度为100mmol/L,对获得水稻耐盐突变体筛选最为有利,研究结果为水稻耐盐突变体诱导体系建立打下基础。

  • 相关文献

[1]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新质源. 李艳萍. 2007

[2]杨树叶中Na~+的积累与其耐盐能力的关系. 杨迎霞,郏艳红,聂莉莉,张越,陈受宜,王景安,刘仲齐. 2009

[3]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花育13号的选育. 李艳萍,邹美智,孙海波,牛景,王景余,梁永书. 2007

[4]转录因子DREB2A、DREB1A基因研究概况. 范俊山,赵晓雷,王奕. 2016

[5]植物抵御盐害的生理机制. 聂莉莉,张越,刘仲齐. 2008

[6]耐盐番茄品种筛选的研究. 郏艳红,吉立柱,赵涛. 2022

[7]松散型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SHAN Xiao-zheng,单晓政,WEN Zheng-hua,文正华,LIU Li-li,刘莉莉,YAO Xing-wei. 2012

[8]黄花月见草的组织培养. 刘晓捷,黄明远,王羽玥. 2009

[9]费约果外植体消毒处理方法. 刘洪章,刘艳军,杨恩芹,杨静慧,苗博瑛. 2011

[10]酒用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的研究. 张福庆,于向君,薛俊,周良炎. 2001

[11]不同激素浓度对食用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 刘玉堂,赵宪争,杨迎霞,岳东霞,尉万聪. 2014

[12]提高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及壮苗率的技术研究. 夏时云,麦瑜玲,许继勇,郑添群,林书瀚,黄伟雄. 2005

[13]“高地”截形瓦苇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许继勇,麦瑜玲,郑添群,黄伟雄,夏时云. 2006

[14]菜豆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韩启厚,古瑜,于海龙. 2013

[15]黄花月见草离体培养初步研究. 刘晓捷,黄明远,王羽玥. 2009

[16]影响辣椒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分析. 高素燕,李素文,吕敬刚,焦定量,黄亚杰. 2014

[17]离子注入对凤仙试管苗组织培养和成花的影响. 孙宁,张磊,赵新海,刘玉芹,陈小强,孟庆良,孙永健. 2009

[18]不同消毒处理对竹芋组培无菌外植体获得的影响. 夏时云,付任胜,张德岚,马武赟. 2009

[19]火龙果组培增殖快繁技术研究. 刘洪章,刘艳军,苗博瑛. 2012

[20]凤仙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 韩志慧,孟广云,赵素君,王姝.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