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太湖稻区褐飞虱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宗泽 1 ; 陈茂林 1 ; 李沛元 1 ; 蔡立正 1 ; 程遐年 1 ; 陈若篪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褐飞虱;天敌;缨小蜂;种群动态;预测模型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8 年 01 期

页码: 37-42

摘要: 太湖单季晚稻地区,稻虱缨小蜂在褐飞虱卵上的寄生率,在飞虱大量迁入期平均为3.01%,种群稳定增长期为11.16%,种群高峰期为21.8%,全期平均寄生率为11.78%,寄生卵量与总卵量的关系方程为y=0.1969x~(0.9311);因蜘蛛等捕食性天放和未知因素引起的若由死亡率为47.2%,以此可作为组建褐飞虱田间种群动态预测模型的参数之一。

  • 相关文献

[1]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技术及对天敌的安全性研究.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范鹏. 2010

[2]褐飞虱持续暴发成因——以江西泰和县为例. 张国,李袭杰,于居龙,吴俨,高博雅,陆明红,钟玲,徐善忠,翟保平. 2018

[3]三种新型仿生性化合物对褐飞虱、蚜虫的生物活性. 刘宝生,方继朝,郭慧芳,钟万芳,王节萍. 2005

[4]温度对水芹贮藏品质的影响与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马佳佳,刘凤军,牟建梅,徐瑶. 2016

[5]托盘包装鲟鱼中腐败希瓦氏菌和总菌的生长动力学及货架期预测. 桂萌,章志超,刘恩歧,李平兰. 2016

[6]基于乙醇含量的杨梅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研究. 狄华涛,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琴燕. 2012

[7]一代灰飞虱发生期预测软件研制与应用. 顾国华,徐莉,葛红,季桦. 2010

[8]即食牛乳中沙门氏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韩晗,李雪敏,韦晓婷,魏昳,张秀芬,姜金仲,王冉. 2016

[9]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水稻冠层SPAD值预测研究. 田婷,张青,徐雯. 2023

[10]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奶牛场养殖监控平台设计. 仇振升,胡肄农,刘建龙,段恩泽,田雨,柏宗春. 2024

[11]食源性大肠杆菌在即食食品中的生长预测模型. 张辉,杨振泉,赵隽,王冉. 2011

[12]绿盲蝽中期预测模型的组建与应用. 肖留斌,王凤良,陈华,王震,柏立新. 2015

[13]高效节能双波诱虫灯田间试验及应用效果. 刘立春,朱白平,徐炜民,蔡平元,黄建. 2005

[14]可防治小菜蛾的生物类群及其利用研究. 李洪山,戴华国. 2005

[15]2.5%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剂型防治水稻害虫效果比较. 张青,杨代凤,周新伟,刘才南,顾俊荣. 2006

[16]梨二叉蚜-天敌关系灰色关联度分析. 胡长效,丁梁斌,杨培,朱守卫. 2006

[17]梨二叉蚜及其天敌类群时空生态位研究. 胡长效,张广花,杨培,丁梁斌,朱守卫. 2006

[18]氰氟虫腙与醚菊酯复配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于居龙,缪康,赵来成,束兆林,姚克兵,杨红福,庄义庆. 2016

[19]生境管理在茶树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 李荣林,胡振民,杨亦扬,李欢,万青,杨译,李全华,蒋川花. 2019

[20]江苏草地贪夜蛾天敌资源调查及其在玉米田控害作用评价. 牛洪涛,胡慧,张志春,赵冬晓,赵静,王娜,郭慧芳.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