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远国 1 ; 胡明文 1 ; 李英 1 ; 杨新城 1 ; 罗孝明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辣椒;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自交;测交;回交转育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8 期

页码: 104-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辣椒的杂种优势显著,杂交种比常规种增产,且抗逆性强,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当前,辣椒杂交制种多采取人工去雄标记法,费工时、成本高、种子纯度难以保证,妨碍了辣椒杂交一代种的广泛应用。利用辣椒三系法制种能简化制种程序、大幅降低制种成本、最大程度的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因而受到育种家的高度重视。本研究利用引进的辣椒雄性不育系,采用测交、回交和自交等方法成功筛选出2个保持系和3个农艺性状较为理想的恢复系,并大量进行雄性不育系的回交转育,以期选育出优良的不育系应用于生产。

  • 相关文献

[1]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李云,毛堂芬,张敏. 2009

[2]辣椒抗疫病自交系的选育. 袁远国,胡明文,杨新成. 2012

[3]辣椒新品种'辣研101'. 朱文超,胡明文,廖芳芳,苏丹,白立伟. 2020

[4]辣椒三系选育技术初探. 袁远国,胡明文,李正丽,杨新城,罗孝明. 2009

[5]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授粉控制系统的研究. 伍林涛,奉斌,韩宏仕,曾章丽,杜才富,张敏琴. 2016

[6]甘蓝型油菜黄籽基因的分离研究Ⅰ.自交. 黄先群,沈永珍,黄燕芬,唐丽,毛堂芬,董颖萍. 2001

[7]水稻新半矮秆sd-r基因品系RA73与半矮秆sd-1基因保持系的株高遗传. 严宗卜,甘雨,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 2007

[8]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QB10A与保持系QB10B的选育. 李大雄,张超,曾兵,罗莉斯. 2017

[9]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缺绿及恢复的研究初报. 邵明波,白俊霞. 2000

[10]萝卜抽薹机制及耐抽薹种质资源选育的研究进展. 张万萍,李晓慧,马超,裴芸,邓代信. 2017

[11]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研究初报. 饶勇,李大雄,刁攀琏. 1993

[12]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系026A的选育研究. 李云,赵开运,覃兰英. 1993

[13]轮回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朱速松,张玉珊. 2004

[14]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黄籽A”的发现与研究. 李云,张敏. 2009

[15]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性状关联性分析(英文). 黄泽素,Laosuwan Paisan,Machikowa Thitiporn,陈泽辉,代文东,唐容,李德珍. 2010

[16]指型簇生朝天椒雄性不育系7191A的选育. 严希,杨红,赖卫,刘崇政,梁郸娜,姜虹. 2019

[17]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18]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的制种技术. 周乐良,石邦志,伍祥,张上都. 2012

[19]杂交水稻耐寒恢复系G406选育及特性. 周乐良,伍祥,石邦志,陈文强. 2011

[20]油菜强优势恢复系HF15的选育及应用. 侯燕,侯国佐.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