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组合的品质和抗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亚东 1 ; 阙金华 2 ; 吉健安 2 ; 朱镇 1 ; 赵凌 1 ; 陈涛 1 ; 王才林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江苏省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品质;抗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5 期

页码: 3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004~2006年江苏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资料为依据,对杂交粳稻区域试验组合的品质性状和抗性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优质达标率偏低,其中杂交晚粳稻为41.83%,比杂交中粳稻高30%;各品质性状优质达标率表现为糙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度>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性状和整精米率达标率低是限制江苏省杂交粳稻品质提高的主要原因。总体上看,江苏省杂交粳稻抗性表现不理想,稻瘟病抗性存在对个别小种高感而同时对其它小种免疫的现象,对鉴定的各优势小种都免疫的组合不多;杂交晚粳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抗性略优于杂交中粳;对白叶枯病4个鉴定小种都免疫的组合几乎没有,或多或少对鉴定小种中的某些小种表现感病;条纹叶枯病抗性杂交中粳稻明显优于杂交晚粳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对策,应在保持现有产量水平的基础上,改良稻米的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重视食味品质,提高杂交粳稻的综合抗病性,增强江苏杂交粳稻组合的综合竞争力。

  • 相关文献

[1]江苏淮北麦区小麦育种目标的调整. 顾正中,周羊梅,夏中华,孙苏阳. 2005

[2]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盐油杂9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陈志爱,韩配配,倪正斌,万林生,孙红芹. 2023

[3]江苏省小麦育种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王书文,钱存鸣,周朝飞. 2002

[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宁恢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 姚姝,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庆勇. 2013

[5]优质超高产杂交中粳新组合徐2优1号的选育及应用. 刘超,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09

[6]早熟杂交中粳稻8优682亲本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孙克新. 2002

[7]杂交中粳9优138高产栽培及高产制种技术.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孙克新. 2000

[8]江苏省杂交粳稃丰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9]江苏省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10]试论淮北地区杂交粳稻的发展. 刘超. 2001

[11]44份杂交粳稻亲本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程保山,罗伯祥,杨加银. 2012

[12]杂交粳稻徐优502亲本的开花习性和生长发育习性. 徐家安,王健康,郭荣良,王友霜,刘超,丁成伟,吴玉玲,胡婷婷. 2012

[13]高产杂交粳稻9优418亲本特征特性及配套制种技术. 孙克新,刘超. 2004

[14]杂交粳稻新组合9优4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刘超,王健康,孙克新,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独凤荣. 2001

[15]野败型细胞质杂交粳稻恢复系筛选结果初报. 徐大勇,方兆伟,樊纪伟,卢百关,刘汉青. 2006

[16]江苏省江淮稻区杂交粳稻组合优势比较分析. 吉健安,方兆伟,徐大勇. 2006

[17]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3优88. 迟铭,方兆伟,李健,樊继伟,陈庭木,刘金波,杨波,王宝祥,刘艳,周振玲,卢百关,秦德荣,徐大勇. 2012

[18]杂交粳稻新组合3优88的选育、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方兆伟,李健,迟铭,陈庭木,樊继伟,周振玲,杨波. 2013

[19]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与问题. 浦汉春,周振玲,徐大勇. 2015

[20]杂交粳稻新组合徐68优201的选育与应用.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