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耕作措施对缓坡耕地土壤养分分布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雷金银 1 ; 雷晓婷 1 ; 周丽娜 1 ; 何进勤 1 ; 贾爱平 2 ; 余建军 3 ; 张慧 3 ; 路芳 3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宁夏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农业服务中心

关键词: 土壤;侵蚀;耕作措施;缓坡耕地;坡位效应;肥料利用率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0 年 36 卷 018 期

页码: 127-13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土壤养分坡面分布特征及作物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该研究在2017—2018年期间,以宁南山区10°缓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传统平作(CK)、垄沟种植(NH)、垄沟+秸秆覆盖(SM)和垄沟+地膜覆盖(PM)4种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耕层养分、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坡位效应分析研究,探讨不同耕作措施下作物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相较于CK,NH、SM和PM 3种耕作措施显著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8.50%和14.47%、18.22%和17.64%、21.75%和18.71%,3种耕作措施之间差异并不显著.CK处理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随着坡位自上而下的变化而增加,表现出流失风险,而PM、SM和NH 3种措施表现出能够削弱坡位效应的作用,由高到低顺序为坡中、坡下、坡上.相对于CK,其他3种耕作措施下坡耕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所降低,其中PM措施下土壤有效磷显著低于其他耕作处理.NH、SM和PM显著增加作物产量,玉米和马铃薯产量比CK分别增加27.03%和2.89%、12.85%和8.50%、204.56%和2.52%,且具有显著的坡位效应.2个覆盖措施SM和PM显著提高作物肥料利用率,种植玉米N、P利用率分别提高7.92%和16.83%、217.03%和241.59%,种植马铃薯分别提高89.43%和44.62%、97.31%和49.66%.由此可知,以垄沟、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够有效阻断养分损失途径,阻控土壤养分的坡面运移,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 相关文献

[1]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 左忠,潘占兵,张安东,余殿,周景玉. 2018

[2]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3种草本根土复合体抗冲性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万海霞,许浩,王月玲,韩新生,董立国,郭永忠,安钰,贾廷民. 2024

[3]宁南山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研究. 雷晓婷,雷金银,周丽娜,何进勤,贾爱平,余建军. 2020

[4]玉米冠下溅蚀效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马波,马璠,吴秋菊,吴发启. 2012

[5]培肥措施对侵蚀坡耕地春玉米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周丽娜,孙婕,雷金银,王天宁. 2015

[6]耕作措施对宁南山区缓坡地土壤团聚体 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雷金银,何进勤,雷晓婷,周丽娜,余建军,纪立东,张慧,路芳. 2020

[7]基于因子分析的不同耕作措施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毛乌素沙地南缘为例. 曹伟鹏,吴发启,雷金银,赵龙山,于小玲. 2011

[8]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耕作措施土壤酶和微生物区系的特征. 曹伟鹏,吴发启,雷金银,赵龙山,云峰,于小玲. 2011

[9]氮磷钾施用量对灌淤土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赵营,同延安,张树兰,梁锦秀,周涛. 2010

[10]枸杞专用肥肥效研究. 王天宁,刘心平,王俊仁,吴进财. 2005

[11]宁夏枸杞施钾增产显著. 李友宏,王芳,邓国凯. 2005

[12]荒漠化草原不同土壤机械组成与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苏利荣,司先义,张源沛,周丽娜,朱建宁. 2009

[13]苹果及土壤中氟硅唑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牛艳,赵子丹,吴燕,王晓菁. 2012

[14]氨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牛艳,赵子丹,姜瑞,吴燕,董丽华. 2013

[15]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无机阴阳离子含量. 杨春霞,李彩虹,赵银宝. 2012

[16]苹果及土壤中二氰蒽醌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王晓菁,吴燕,牛艳,赵子丹. 2014

[17]辛硫磷在宁夏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张治科,李少南,张蓉,南宁丽,钱锋利,杨彩霞. 2010

[18]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王晓菁,牛艳,赵子丹,姜瑞,吴燕,白小军. 2013

[19]氟硅唑可湿性粉剂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王晓菁,牛艳,姜瑞,吴燕. 2013

[20]黄瓜及土壤中异菌脲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赵子丹,牛艳,姜瑞,葛谦,王晓菁.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