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恒恒 1 ; 孟宪红 2 ; 孔杰 2 ; 罗坤 2 ; 栾生 2 ; 曹宝祥 2 ; 曹家旺 2 ; 张莹雪 3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3.;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聚β-羟基丁酸酯;相对免疫保护率;酶活力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124-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对象,探讨不同浓度的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对其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影响。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对健康的中国明对虾投喂添加不同浓度PHB(0、0.5%、1.0%、2.5%、5.0%、10.0%)的饲料,分别对应对照组C和实验组E_(0.5)、E_(1.0)、E_(2.5)、E_(5.0)、E_(10.0)组,饲喂6周,统计每组中国明对虾的死亡率和相对免疫保护率,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种酶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与时间、PHB浓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随PHB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E_(1.0)组为最高值,并且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PHB浓度的增加,免疫酶活力整体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在时间分布上,饲喂2–3周时,酶活力呈现高水平表达,其中,T-AOC在血清(E_(1.0)、E_(2.5)组)、肝胰腺(E1.0组);ACP在血清(E_(1.0)、E_(2.5)组)、肝胰腺(E1.0组);CAT在血清(E_(0.5)、E_(1.0)、E_(2.5)组)、肝胰腺(E_(0.5)、E_(1.0)、E_(10.0)组);POD在血清和肝胰腺(E_(0.5)、E_(1.0)、E_(2.5)组);SOD在血清和肝胰腺(E_(1.0)组)以及MDA在血清(E1.0组)、肝胰腺(E_(0.5),E_(1.0)组)较其他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PHB添加剂对中国明对虾免疫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综合各组和各时间段免疫酶的变化,E_(1.0)为最适浓度组,投喂2–3周时其免疫酶总体具有高水平活力值。
- 相关文献
[1]聚β-羟基丁酸酯对中国明对虾抗WSSV能力的影响. 邓康裕,孔杰,孟宪红,罗坤,曹宝祥,刘宁,栾生,史晓丽,李旭鹏. 2014
[2]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氨氮胁迫后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邓康裕,孟宪红,孔杰,张恒恒,史晓丽,曹家旺,罗坤,栾生,曹宝祥. 2015
[3]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弱毒疫苗候选株筛选及其免疫效果评价. 胡蕾,刘礼辉,杨圆圆,方伟,林强,付小哲,梁红茹,刘山桂,李宁求. 2019
[4]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能力及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邓康裕,孔杰,孟宪红,罗坤,栾生,曹宝祥,刘宁. 2015
[5]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后大鲵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 杨星,刘文枝,肖汉兵,孟彦,高正勇,张辉,曾令兵. 2014
[6]约氏黄杆菌减毒活疫苗对鳜免疫效果评价. 付小哲,方伟,林强,刘礼辉,梁红茹,黄志斌,徐德海,李宁求. 2017
[7]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施氏鲟后的免疫应答反应与保护效果. 周勇,史玉恒,赵建青,代建丽,范玉顶,刘文枝,江南,曾令兵. 2018
[8]聚β-羟基丁酸酯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的影响. 张恒恒,孟宪红,孔杰,罗坤,栾生,曹宝祥,曹家旺,张莹雪. 2017
[9]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的影响. 张月,段亚飞,董宏标,张家松. 2018
[10]中国明对虾全同胞家系的生长比较和遗传力估计. 孙修涛,李健,王清印,宋全山,郭建军,刘勇,孙玉忠. 2004
[11]中国明对虾新品种培育的进展与展望. 王清印,李健,孔杰,宋全山,牟乃海. 2004
[12]第三节三种工业废水对中国明对虾及仔虾的急性毒性效应. 马绍赛,曲克明. (Mis
[13]中国明对虾抗病新品种-"黄海1号". 徐竹青. 2005
[14]科研硕果累累 质量数量获丰收. 徐竹青. 2005
[15]显微介导的远缘基因渐渗技术在鲤育种中的应用. 闫学春,张晓峰,刘翠,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李超,葛彦龙. 2011
[16]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李文抗,刘克奉,苗军,乔延龙,王麒麟. 2009
[17]氨氮胁迫下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何玉英,李少飞,王清印,李健. 2016
[18]中国明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孔杰,高焕. 2005
[19]渤海湾中国明对虾的生长特性. 肖广侠,宋文平,郭彪,高燕. 2014
[20]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孙铭,葛倩倩,李健,葛红星,翟倩倩,赵法箴.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凡纳滨对虾生长表型测定系统研发及应用
作者:张士薇;代平;高广春;孟宪红;罗坤;隋娟;谭建;傅强;曹家旺;陈宝龙;李旭鹏;强光峰;邢群;戚云辉;孔杰;栾生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生长表型;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测定系统
-
零鱼粉饲料与高鱼粉饲料饲喂下凡纳对虾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评估
作者:朱相燕;孟宪红;代平;孔杰;栾生;曹家旺;谭建;邢群
关键词:凡纳对虾;饲料效率比;遗传力;遗传相关;基因型与饲料互作
-
凡纳对虾高低繁殖力群体卵巢组织学观察及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作者:张建春;孔杰;曹家旺;谭建;代平;孟宪红;罗坤;傅强;陈宝龙;刘东亚;邢群;隋娟;栾生
关键词:凡纳对虾;繁殖;卵巢;组织学;基因;表达模式
-
凡纳滨对虾在低氧环境下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作者:段毓佳;谭建;栾生;罗坤;王宏杰;隋娟;孟宪红;孔杰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低溶解氧;遗传力;组织损伤;选育
-
凡纳滨对虾易位子相关蛋白α亚基(TRAPα)基因解析及其与WSSV抗性的关联
作者:王晶晶;李旭鹏;薛倩;曹宝祥;栾生;罗坤;隋娟;代平;曹家旺;谭建;陈宝龙;傅强;孔杰;高焕;孟宪红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TRAP;表达水平;SNP;DNA甲基化
-
利用"黄海芯1号"55K SNP芯片评估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近交水平
作者:刘丹阳;孔杰;王平;陈荣坚;傅强;罗坤;陈宝龙;隋娟;孟宪红;代平;谭建;曹家旺;李旭鹏;康子仪;刘绵宇;强光峰;迟长凤;栾生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黄海芯1号;遗传多样性;连续性纯合片段;基因组近交系数
-
凡纳对虾核心育种群生长和抗WSSV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作者:和怡婧;李旭鹏;栾生;孔杰;曹宝祥;罗坤;谭建;曹家旺;陈宝龙;代平;邢群;刘绵宇;强光峰;刘杨;隋娟;孟宪红
关键词:凡纳对虾;遗传参数;生长;存活;WSSV




